黑狐家游戏

k8s 负载均衡原理,k8s负载均衡的基本概念

欧气 3 0

本文目录导读:

  1. K8s负载均衡的概述
  2. K8s负载均衡的原理
  3. K8s负载均衡的应用场景

《深入理解K8s负载均衡:原理、机制与应用》

K8s负载均衡的概述

在Kubernetes(K8s)环境中,负载均衡是确保应用程序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和高效性能的关键组件,随着微服务架构的广泛应用,众多的服务实例需要合理地分配流量,以应对不同的负载需求。

(一)负载均衡的定义

负载均衡是一种将网络流量或计算任务均匀地分配到多个服务器或服务实例上的技术,在K8s中,负载均衡的目标是在多个Pod(K8s中最小的可部署计算单元)之间有效地分发请求,这些Pod可能是同一服务的不同实例。

k8s 负载均衡原理,k8s负载均衡的基本概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K8s负载均衡的重要性

1、高可用性

- 当某个Pod出现故障时,负载均衡器可以将流量自动路由到其他健康的Pod,从而确保服务的连续性,在一个Web应用的部署中,如果一个运行Web服务器的Pod崩溃,负载均衡器会把原本发往该Pod的请求转发到其他正常的Web服务器Pod,用户不会察觉到服务的中断。

2、可扩展性

- 随着应用的用户数量增加,通过增加Pod的数量可以轻松扩展服务的容量,负载均衡器能够自动识别新添加的Pod,并将流量分配到这些新实例上,实现无缝的水平扩展。

K8s负载均衡的原理

(一)Service资源

1、Service的概念

- 在K8s中,Service是一种抽象概念,它定义了一组Pod的逻辑集合以及如何访问这些Pod,Service为Pod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网络端点,使得其他组件(如其他Pod或者外部客户端)可以通过这个端点来访问这些Pod,而不需要关心Pod的具体IP地址,因为Pod的IP地址可能会随着Pod的重新创建而改变。

2、Service的类型

ClusterIP:这是默认的Service类型,它在集群内部创建一个虚拟的IP地址,只有集群内部的其他组件可以访问这个Service,在一个包含多个微服务的集群中,一个微服务可以通过ClusterIP类型的Service来访问另一个微服务。

NodePort:除了在集群内部有一个ClusterIP外,NodePort类型的Service还会在每个节点上打开一个特定的端口(端口范围是30000 - 32767),这样,外部客户端可以通过访问节点的IP地址和这个特定端口来访问Service背后的Pod,这种类型的Service在开发和测试环境中比较常用,用于让外部的开发工具或者测试客户端能够访问集群内的服务。

LoadBalancer:这种类型的Service会请求底层的云平台(如AWS、GCP等)创建一个外部负载均衡器,外部负载均衡器会将流量分发到集群中的节点上,然后再通过NodePort或者其他机制将流量转发到对应的Pod,这对于将K8s集群中的服务暴露给公网用户非常有用。

k8s 负载均衡原理,k8s负载均衡的基本概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kube - proxy组件

1、kube - proxy的作用

- kube - proxy是K8s集群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它负责实现Service的负载均衡功能,kube - proxy运行在每个节点上,它会监听K8s API Server关于Service和Endpoint的变化信息,Endpoint是指与Service对应的一组Pod的实际网络端点(IP地址和端口)。

2、负载均衡的实现方式

iptables模式:在iptables模式下,kube - proxy会在节点上创建一系列的iptables规则,当有流量发往Service的IP地址时,iptables规则会根据设定的算法(如轮询、随机等)将流量转发到对应的Pod,如果一个Service背后有3个Pod,当有请求发往该Service时,iptables规则会按照轮询算法依次将请求转发到这3个Pod,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性能较高,因为iptables规则是在内核空间执行的,随着Service和Pod数量的增加,iptables规则会变得非常复杂,可能会影响性能。

IPVS模式:IPVS(IP Virtual Server)是Linux内核中的一种高级负载均衡技术,kube - proxy可以利用IPVS来实现负载均衡,与iptables模式相比,IPVS具有更好的性能和可扩展性,IPVS支持更多的负载均衡算法,如加权轮询、最少连接等,当使用IPVS模式时,kube - proxy会在节点上创建IPVS规则,将流量按照设定的算法转发到对应的Pod。

(三)Ingress资源

1、Ingress的概念

- Ingress是K8s中的一种资源对象,它为进入集群的HTTP和HTTPS流量提供路由规则,与Service不同,Ingress主要关注的是七层(应用层)的流量路由,一个Ingress可以根据请求的主机名或者路径将流量转发到不同的Service。

2、Ingress的工作原理

- Ingress Controller是实现Ingress功能的关键组件,Ingress Controller会监听K8s API Server关于Ingress资源的变化,并根据定义的路由规则来配置负载均衡器,常见的Ingress Controller有Nginx Ingress Controller、Traefik等,以Nginx Ingress Controller为例,当创建一个Ingress资源时,Nginx Ingress Controller会根据Ingress资源中的规则(如根据主机名或者路径的匹配规则)来配置Nginx服务器,当有外部请求进入集群时,Nginx服务器会根据这些配置好的规则将请求转发到对应的Service,然后再由Service将请求转发到具体的Pod。

K8s负载均衡的应用场景

(一)微服务架构

k8s 负载均衡原理,k8s负载均衡的基本概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

- 在微服务架构中,有众多的微服务实例在运行,K8s的负载均衡机制能够确保各个微服务之间的高效通信,在一个电商系统中,订单服务可能需要调用库存服务来查询商品库存,通过K8s的Service和负载均衡机制,订单服务可以方便地发现库存服务的实例,并将请求均衡地发送到库存服务的各个Pod,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2、版本升级与灰度发布

- 当微服务进行版本升级时,可以利用K8s的负载均衡来实现灰度发布,可以通过调整Service与不同版本Pod的关联关系,将一小部分流量先路由到新版本的微服务Pod上进行测试,如果新版本运行正常,再逐步增加流量比例,直到完全切换到新版本,这样可以在不影响整个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安全地进行版本升级。

(二)容器化应用的部署

1、多副本部署的负载均衡

- 在容器化应用的部署中,通常会创建多个Pod副本以提高应用的可用性,K8s负载均衡会将流量均匀地分配到这些Pod副本上,在一个Web应用的容器化部署中,创建了3个Web服务器Pod副本,K8s负载均衡器会确保每个请求都能合理地分配到这3个Pod上,充分利用每个Pod的资源,提高整个Web应用的性能。

2、跨节点负载均衡

- 当Pod分布在不同的节点上时,K8s负载均衡能够跨节点进行流量分配,这有助于充分利用集群中的所有节点资源,避免某个节点负载过重而其他节点闲置的情况,在一个由多个物理服务器组成的K8s集群中,即使Web服务器Pod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节点上,负载均衡器也能将来自外部的请求合理地分配到这些不同节点上的Pod。

K8s负载均衡通过Service、kube - proxy、Ingress等组件的协同工作,为容器化应用提供了高效、灵活、可靠的流量分配机制,在现代云原生应用的部署和运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标签: #k8s #负载均衡 #原理 #基本概念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