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系统中分配存储空间的基本单位:深入探究为何不是记录》
一、引言
在文件系统中,存储空间的分配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问题,我们需要明确为何分配存储空间的基本单位不是记录,这涉及到文件分配方式以及文件存储器空间管理等多方面的因素。
二、文件分配方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连续分配
- 在连续分配方式中,文件在磁盘上是连续存储的,它以块为单位进行分配,而不是记录,这是因为磁盘的读写操作在物理层面是以块为基本操作单元的,当操作系统要读取一个文件时,它会根据文件的起始块地址和文件长度(以块数为单位),一次性读取多个连续的块,如果以记录为分配基本单位,由于记录的大小可能参差不齐,在磁盘上进行连续存储和快速读取将变得非常困难,记录的概念更多地与文件内部的数据逻辑结构相关,而磁盘的物理存储管理更适合以固定大小的块为单位。
- 假设我们有一个文件,它由不同长度的记录组成,如果按照记录分配存储空间,那么在磁盘上存储这个文件时,要找到连续的空间来存储每个记录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以块为单位,我们可以将多个记录组合成一个块进行存储,这样更有利于磁盘空间的有效利用和快速读写。
2、链接分配
- 链接分配有隐式链接和显式链接两种形式,无论是哪种形式,都是以盘块为基本的分配单位,在隐式链接中,每个盘块都有一个指针指向下一个盘块,从而形成一个文件的盘块链,这里以盘块为单位是因为它便于管理磁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如果以记录为单位,由于记录大小的差异,维护链接关系将变得极为复杂。
- 在一个大型文件系统中,有众多不同大小的文件,如果采用记录作为链接分配的基本单位,当文件增长或收缩时,重新调整记录之间的链接关系会涉及到大量的指针操作,而且在磁盘上查找空闲的记录空间也将变得低效,而以盘块为单位,我们可以相对容易地找到空闲盘块并将其链接到文件的盘块链中。
3、索引分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索引分配使用索引表来管理文件的盘块,索引表中的每个表项指向一个盘块,这种分配方式同样以盘块为基本单位,以盘块为单位可以简化索引表的管理,如果以记录为单位,索引表将变得庞大且复杂,因为每个记录都需要在索引表中有一个对应的索引项。
- 考虑一个数据库文件,其中包含大量的记录,如果以记录为基本的存储空间分配单位并构建索引,那么索引表的大小可能会超出可接受的范围,导致查询索引表的时间增加,而以盘块为单位,一个盘块可以容纳多个记录,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索引表的规模,提高文件系统的性能。
三、文件存储器空间管理
1、空闲空间管理
- 磁盘上的空闲空间管理主要有空闲表法、空闲链表法、位示图法等,这些方法都是以块为单位来管理磁盘的空闲空间,在空闲链表法中,将磁盘上的空闲盘块链接成一个链表,如果以记录为单位管理空闲空间,由于记录大小的不确定性,构建和维护空闲空间链表将非常困难。
- 假设我们采用记录为单位的空闲空间管理,当一个新文件需要存储空间时,要在众多大小不同的空闲记录空间中找到合适的空间组合将是一个耗时的过程,而以块为单位,由于块的大小是固定的,很容易判断空闲块是否满足文件的存储需求。
2、存储效率和性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以块为单位分配存储空间有助于提高磁盘的存储效率和读写性能,磁盘的I/O操作通常是按块进行的,操作系统可以一次性读取或写入一个块,如果以记录为单位,由于记录大小的差异,可能会导致频繁的小I/O操作,这会降低磁盘的读写效率。
- 在一个多用户的文件系统中,有多个进程同时访问文件,如果以记录为单位分配存储空间,当不同进程读取不同记录时,磁盘可能需要频繁地定位和读取小的记录单元,而以块为单位时,可以通过缓存等技术,提高磁盘I/O的命中率,从而提高整个文件系统的性能。
四、结论
在文件系统中,分配存储空间的基本单位不是记录而是块等其他单位,这是由文件分配方式和文件存储器空间管理的特点所决定的,以块为单位更有利于磁盘的物理存储管理、文件的读写操作、空闲空间管理以及提高整个文件系统的性能等多方面的需求。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