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分布式系统与微服务:深度解析二者的区别》
概念概述
1、分布式系统
- 分布式系统是由一组通过网络进行通信、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协调工作的计算机节点组成的系统,这些节点可以是物理服务器、虚拟机或者容器等,分布式系统的目的是提高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大规模的电商平台如淘宝,其商品管理、订单处理、用户认证等功能可能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集群上,这些集群共同构成了一个分布式系统。
- 在分布式系统中,节点之间通过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如HTTP、TCP/IP等,数据可能会在不同的节点之间进行复制和存储,以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容错性,分布式文件系统Ceph会将文件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存储节点上,并且通过数据冗余机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2、微服务
- 微服务是一种架构风格,它将一个大型的单体应用分解为多个小型的、独立的服务,每个微服务都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并且有自己的业务逻辑、数据库和接口,一个在线旅游平台可能有酒店预订、机票预订、旅游攻略等微服务。
- 微服务之间通过轻量级的通信机制进行交互,如RESTful API或者消息队列,每个微服务都可以使用不同的技术栈,这使得团队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技术专长选择最适合的技术,一个微服务可以使用Java开发,另一个微服务可以使用Python开发。
架构特点的区别
1、粒度与耦合度
- 分布式系统的粒度相对较大,它主要关注的是系统在物理层面的分布,节点之间可能存在较复杂的依赖关系,在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分片和副本管理可能涉及多个节点之间的紧密协作,节点之间的耦合度相对较高。
- 微服务的粒度更细,每个微服务专注于一个特定的业务功能,微服务之间的耦合度较低,它们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进行交互,在一个电商系统中,商品微服务和订单微服务是相互独立的,订单微服务只需要通过商品微服务提供的接口获取商品信息,而不需要了解商品微服务内部的实现细节。
2、独立性与自治性
- 分布式系统中的节点虽然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受到整体系统架构的限制,在分布式缓存系统中,各个缓存节点需要遵循统一的缓存更新策略和数据一致性协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微服务具有高度的自治性,每个微服务可以独立地进行开发、测试、部署和升级,当旅游攻略微服务需要更新业务逻辑或者修复漏洞时,可以在不影响其他微服务(如酒店预订微服务)的情况下进行独立部署。
3、技术多样性
- 分布式系统通常基于统一的技术框架构建,以确保节点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一个基于Hadoop构建的分布式计算系统,各个计算节点和存储节点都需要遵循Hadoop的技术规范。
- 微服务鼓励使用不同的技术栈,不同的微服务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技术,对于计算密集型的微服务可以选择性能较高的编程语言如C++,而对于需要快速开发和迭代的微服务可以选择Python或JavaScript等。
部署与运维的区别
1、部署方式
- 分布式系统的部署通常需要考虑节点之间的网络拓扑结构、数据分布等因素,部署过程相对复杂,可能需要专门的部署工具和脚本,在部署一个分布式数据库集群时,需要配置数据分片规则、副本数量和分布位置等参数。
- 微服务的部署更加灵活,由于每个微服务是独立的,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单独部署到不同的环境中,可以将用户认证微服务部署到安全级别较高的服务器上,而将一些非关键的微服务部署到成本较低的云服务器上。
2、运维复杂度
- 分布式系统的运维主要集中在节点的管理、数据的一致性维护和网络通信的保障上,一旦某个节点出现故障,需要考虑如何在不影响整个系统运行的情况下进行修复或替换,在分布式存储系统中,如果一个存储节点出现故障,需要及时将数据迁移到其他节点上,同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 微服务的运维重点在于服务的监控、发现和治理,由于微服务数量较多,需要有效的监控工具来跟踪每个微服务的运行状态,当一个微服务出现性能问题时,需要通过服务治理机制快速定位问题并进行优化,同时要保证微服务之间的接口兼容性。
通信机制的区别
1、通信协议
- 分布式系统中常用的通信协议包括RPC(远程过程调用)、RMI(远程方法调用)等,这些协议更注重底层的通信效率和功能完整性,在分布式计算系统中,RPC协议可以让一个节点上的程序直接调用另一个节点上的函数,就像调用本地函数一样方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微服务主要采用轻量级的通信协议,如RESTful API,RESTful API基于HTTP协议,它具有简单、通用、易于理解等优点,一个微服务可以通过RESTful API向外提供数据查询和操作的接口,其他微服务或者客户端可以方便地使用这些接口进行数据交互。
2、通信方式
- 分布式系统的通信方式可能更加多样化,除了基于网络协议的通信外,还可能涉及共享内存、消息传递等方式,在多处理器的分布式系统中,不同处理器之间可以通过共享内存来交换数据,提高通信效率。
- 微服务之间主要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并且强调异步通信的重要性,通过消息队列等异步通信机制,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可扩展性,当订单微服务处理订单时,可以将订单状态更新的消息发送到消息队列中,而不需要等待其他微服务(如物流微服务)的即时响应。
数据管理的区别
1、数据存储
- 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存储可能采用集中式或分布式的数据库,在分布式数据库中,数据会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片和存储,以提高数据的读写性能和可用性,在一个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中,数据表可能会根据某个字段的值被分割存储在不同的节点上。
- 微服务通常采用独立的数据存储,每个微服务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可以是关系型数据库(如MySQL),也可以是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这使得微服务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选择最合适的数据库类型,用户认证微服务可能使用关系型数据库来存储用户信息,而图片处理微服务可能使用对象存储来管理图片数据。
2、数据一致性
- 分布式系统需要严格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尤其是在涉及数据复制和多节点并发访问的情况下,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当一个文件被修改时,需要确保所有副本的数据都能及时更新,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 微服务在数据一致性方面相对灵活,由于每个微服务是独立的,它们可以根据业务的重要性和性能要求选择不同的数据一致性级别,对于一些对数据实时性要求不高的微服务,可以采用最终一致性的策略,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分布式系统和微服务虽然有一些相似之处,如都涉及多个组件的协作,但在概念、架构特点、部署运维、通信机制和数据管理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企业在构建和优化复杂系统时选择合适的架构和技术方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