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产生周跳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一、卫星信号中断导致周跳
1、遮挡因素
- 在实际的卫星定位测量中,卫星信号常常会因为周围环境中的物体遮挡而中断,这是产生周跳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城市环境中,高楼大厦林立,当卫星信号传播到接收机时,如果被这些高大建筑物遮挡,信号就会突然中断,这种遮挡可能是暂时的,当接收机随着测量载体移动到建筑物遮挡范围之外时,信号又会重新被接收,但在信号中断的这段时间内,载波相位观测值就会发生不连续的变化,从而产生周跳,高大树木的枝叶也可能对卫星信号造成遮挡,特别是在植被茂密的地区,比如森林或者山区的丛林地带,在林业资源调查中使用卫星定位设备时,树木的遮挡可能频繁导致周跳现象的发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电离层闪烁
- 电离层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个电离区域,其中存在着大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当卫星信号穿过电离层时,电离层的电子密度不均匀性会引起信号的闪烁,这种闪烁表现为信号强度的快速波动,严重时会导致信号中断,在高纬度地区和赤道附近地区,电离层闪烁现象更为明显,高纬度地区受到地磁活动的影响,电离层的物理特性更加复杂多变,而赤道附近地区由于地球磁场的特殊结构和太阳辐射的影响,电离层电子密度的起伏较大,当电离层闪烁导致卫星信号中断时,接收机无法连续跟踪卫星信号的载波相位,周跳就会产生,这对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在航空航海等领域的高精度定位应用带来了挑战,因为在这些应用中,连续稳定的定位是非常关键的。
二、接收机故障引起周跳
1、硬件问题
- 接收机内部的硬件组件如果出现故障,也会导致周跳的产生,接收机的天线是接收卫星信号的关键部件,如果天线的馈线损坏或者天线本身的性能下降,就可能影响信号的接收质量,馈线的损坏可能是由于长期的风吹日晒、机械损伤或者受潮等原因造成的,当馈线出现破损时,信号传输过程中会产生损耗和干扰,严重时会导致信号中断,进而产生周跳,接收机内部的信号处理电路如果出现故障,例如放大器、滤波器等元件出现性能异常,也会影响对卫星信号的正常处理,放大器的增益不稳定可能会使接收到的微弱卫星信号无法被正确放大,滤波器如果不能有效地滤除干扰信号,就会使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混杂有过多的噪声,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接收机对卫星信号的跟踪失败,从而产生周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软件异常
- 接收机中的软件在处理卫星信号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软件存在漏洞或者出现异常情况,也会引发周跳,在信号跟踪算法方面,如果算法不够完善,在面对复杂的信号环境时,可能无法准确地跟踪卫星信号的载波相位,当卫星信号的强度、频率等特性发生变化时,软件可能无法及时调整跟踪策略,从而导致信号失锁和周跳,软件中的数据处理流程如果出现错误,例如在数据存储、读取或者解算过程中出现错误,也可能会使载波相位观测值出现不连续的情况,进而产生周跳,在接收机软件升级过程中,如果升级操作不当或者新的软件版本存在兼容性问题,也可能会对信号处理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周跳产生的概率。
三、多路径效应引发周跳
1、多路径传播原理
- 多路径效应是指卫星信号在传播到接收机的过程中,除了直接路径外,还可能经过周围物体的反射后到达接收机,这些反射信号与直接信号在接收机天线处叠加,会改变信号的相位和幅度,在某些情况下,反射信号的强度可能与直接信号相当,这就会严重干扰接收机对卫星信号的正常接收和处理,在靠近大面积水域的地方,如湖泊或者海边,卫星信号会在水面发生反射,反射信号与直接信号叠加后,会使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变得复杂,如果接收机不能有效地识别和抑制多路径信号,当多路径信号的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接收机对卫星信号的载波相位跟踪出现错误,从而产生周跳,在城市中的一些具有光滑表面的建筑物,如玻璃幕墙的高楼,也会产生强烈的多路径效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多路径对周跳的影响
- 多路径效应引起的信号相位和幅度变化是随机的,它会使接收机接收到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产生波动,当这种波动超过接收机的跟踪能力时,就会导致信号失锁,进而产生周跳,而且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在不同的卫星仰角和观测环境下会有所不同,在低仰角卫星观测时,由于信号传播路径较长,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物体的反射影响,多路径效应更为明显,产生周跳的可能性也更大,在高精度的测量应用中,如大地测量、工程变形监测等,多路径效应引发的周跳会严重影响测量结果的精度,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弱多路径效应,如采用扼流圈天线、选择合适的观测站址等。
标签: #多路径效应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