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告警提醒无消息的排查与应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一、监控告警提醒的含义
监控告警提醒是一种在各种系统、网络或业务环境中广泛应用的机制,它旨在实时监测特定的指标、状态或事件,当这些被监测的对象达到预先设定的阈值或出现异常情况时,就会发出告警消息,提醒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行动。
在一个服务器监控系统中,监控项可能包括CPU使用率、内存占用量、磁盘I/O等,当CPU使用率连续5分钟超过80%(这就是设定的阈值),监控系统就会触发告警提醒,通知系统管理员可能存在服务器性能问题,在网络监控方面,如果某个网络接口的流量突然大幅下降或者出现丢包率过高的情况,监控告警也会被触发,这有助于网络工程师及时发现网络故障或潜在的安全威胁,对于业务应用来说,像电商平台监测订单处理成功率,若成功率低于95%,告警提醒会告知业务人员检查订单处理流程是否存在问题,从而避免影响客户体验和业务收益。
二、监控告警提醒里没有消息的可能原因及排查方法
1、监控配置问题
检查告警规则设置
- 可能是阈值设置不合理,在设置服务器内存告警阈值时,如果将其设置得过高,远远超出实际服务器正常运行的内存使用上限,那么即使内存已经处于一个相对危险的使用水平,但由于没有达到这个过高的阈值,就不会触发告警,以一台8GB内存的服务器为例,如果正常情况下内存使用率达到6GB就应该引起关注,但告警阈值被错误设置为10GB,那么当内存使用到7GB时,就不会有告警消息。
- 告警的触发条件可能存在逻辑错误,比如在监控业务流程时,告警规则是基于多个步骤的复杂逻辑组合,但逻辑中的某个环节设置错误,导致整个告警逻辑无法正确执行,假设一个在线支付流程的监控,告警应该在支付请求发送、支付平台响应、资金到账确认这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出现异常时触发,但如果在逻辑设置中误将资金到账确认环节设置为总是为正常状态(即使实际上出现问题),那么当该环节出现故障时,也不会产生告警消息。
确认监控目标选择
- 有可能是监控系统没有正确选定需要监控的对象,在企业级的复杂系统中,可能存在多个类似的组件或服务,如果要监控特定的数据库实例,但在监控配置中选错了实例或者根本没有将目标数据库实例添加到监控列表中,那么关于这个数据库的任何异常情况都不会触发告警,企业有生产数据库和测试数据库,本意是监控生产数据库的查询性能,但监控配置指向了测试数据库,当生产数据库查询性能下降时,监控告警不会有消息。
2、数据采集与传输问题
数据采集故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监控代理(Agent)可能出现故障,监控代理是负责收集被监控对象数据的组件,如果代理程序崩溃或者存在漏洞,就无法准确采集数据,在监控服务器的温度时,安装在服务器上的温度监控代理因为与服务器硬件的兼容性问题而停止工作,那么监控系统就无法获取服务器温度数据,即使温度已经超出正常范围,也不会发出告警。
- 数据采集频率设置不当,如果采集频率过低,可能会错过一些短暂但关键的异常情况,比如在监控网络中的实时流量波动时,设置的采集频率为每10分钟一次,而在这10分钟内可能有一个持续3分钟的流量高峰,这个高峰可能是网络攻击或者异常业务流量的体现,但由于采集频率低,监控系统没有捕捉到这个高峰,也就不会产生告警。
数据传输中断
- 网络连接问题可能导致数据无法从被监控端传输到监控服务器,在一个分布式监控系统中,被监控的分支机构服务器与总部的监控中心之间的网络链路出现故障,可能是路由器故障、网络电缆被损坏或者网络配置错误等原因,即使被监控服务器本地已经检测到异常情况并且采集了数据,但这些数据无法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分析,所以不会触发告警消息。
- 数据传输协议不兼容也可能是一个因素,如果被监控设备使用的是一种较新的数据传输协议,而监控系统只支持旧版本的协议,那么数据无法正确解析和接收,从而影响告警触发。
3、监控系统自身问题
系统故障或漏洞
- 监控系统的核心服务可能出现故障,监控系统的告警引擎负责处理所有的告警规则和触发操作,如果这个引擎因为程序错误或者内存泄漏等问题崩溃,那么即使所有的监控数据正常采集并且符合告警条件,也不会有告警消息发出。
- 存在安全漏洞被攻击的情况,如果监控系统被黑客入侵,黑客可能会篡改告警规则或者屏蔽告警消息,以掩盖他们在系统中的恶意活动,黑客入侵后将服务器资源监控的告警阈值修改为极高的值,使得系统即使被大量占用资源也不会告警,从而为他们进行数据窃取或者其他恶意行为提供掩护。
资源不足
- 监控系统可能因为资源耗尽而无法正常工作,如果监控系统运行在一台配置较低的服务器上,当需要处理大量的监控数据和复杂的告警逻辑时,可能会出现CPU使用率100%、内存不足等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告警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即使有符合条件的告警事件,也无法及时处理和发出消息。
三、应对监控告警提醒无消息的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重新审查和优化监控配置
- 对所有的告警规则进行全面审查,根据被监控对象的实际运行情况和业务需求,合理调整阈值,对于服务器资源监控,可以参考过去一段时间(如一个月)的资源使用数据统计,确定一个合理的阈值范围,如果平均CPU使用率在30% - 50%之间波动,那么可以将告警阈值设置为70%,这样既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性能问题,又不会因为过于敏感而产生过多的误告警。
- 检查和修正告警逻辑,对于复杂的业务流程监控,使用流程图等工具重新梳理告警逻辑,确保每个环节的判断条件准确无误,可以邀请相关业务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审查,从不同的角度确保告警逻辑的正确性。
- 确认监控目标的准确性,定期核对监控目标列表,确保所有需要监控的对象都被正确添加到监控系统中,在企业进行系统升级或者业务扩展时,要及时更新监控目标配置,当企业新增了一个服务器集群用于新业务时,要及时将这个集群中的服务器添加到监控系统的监控目标中。
2、解决数据采集与传输问题
- 修复数据采集故障,对于监控代理故障,首先检查代理的日志文件,查找可能存在的错误信息,如果是因为程序崩溃,可以尝试重新启动代理程序,如果是兼容性问题,可能需要更新代理程序版本或者联系代理程序的供应商寻求解决方案,对于数据采集频率问题,可以根据被监控对象的特性和业务需求调整采集频率,对于关键业务的网络流量监控,可以将采集频率从每10分钟一次提高到每1分钟一次,以确保能够及时捕捉到流量异常情况。
- 恢复数据传输,排查网络连接问题,使用网络诊断工具(如Ping、Traceroute等)检查网络链路是否畅通,如果是网络设备故障,及时修复或更换设备,对于数据传输协议不兼容的情况,要么升级监控系统以支持新的协议,要么在被监控设备端进行协议转换,确保数据能够正确传输到监控系统。
3、保障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 对监控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包括更新系统补丁、修复已知的漏洞等操作,建立监控系统自身的监控机制,例如对监控系统的核心服务进程进行心跳检测,当发现服务进程异常时,能够自动重启或者通知管理员进行处理。
- 为监控系统提供足够的资源,如果监控系统所在的服务器资源不足,可以考虑升级服务器硬件,如增加CPU核心数、扩大内存容量等,或者对监控系统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例如优化告警规则的算法,避免复杂的、资源消耗大的计算操作。
当监控告警提醒里没有消息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排查和处理,以确保监控系统能够正常发挥作用,及时发现系统、网络或业务中的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