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网络边界安全防护设备部署日志填写指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安全至关重要,网络边界安全防护设备的部署是保障网络安全的关键环节,准确填写网络边界安全防护设备部署日志,有助于对网络安全态势进行有效监控、分析和管理,同时也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件提供重要依据。
网络边界防护设备概述
1、防火墙
- 防火墙是网络边界防护的核心设备之一,它能够根据预先定义的规则,对进出网络的数据包进行过滤,在部署防火墙时,日志中需要记录其基本信息,如防火墙的型号、版本号等,型号为Cisco ASA 5500 - X系列防火墙,版本为9.8(2)。
- 记录防火墙的部署位置,是位于企业网络与互联网的边界,还是在不同部门网络之间的边界,如果是在企业网络与互联网边界,要注明其外部接口连接的是哪个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的网络,内部接口连接的是企业内部核心交换机的哪个端口。
- 防火墙的规则配置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在日志中,要详细列出访问控制规则,包括允许哪些源IP地址段访问哪些目标IP地址段的哪些服务(如允许企业内部192.168.1.0/24网段访问互联网的HTTP和HTTPS服务),以及拒绝规则(如拒绝来自外部IP地址的特定恶意IP段的所有访问)。
2、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
- 对于IDS/IPS设备,日志应包含设备的名称、生产厂商和型号,例如Snort开源IDS或者Cisco IPS 4200系列等。
- 记录其部署模式,是基于网络的IDS/IPS(NIDS/NIPS)还是基于主机的(HIDS/HIPS),如果是NIDS,要说明其传感器的部署位置,是在防火墙的内部还是外部,或者是在网络中的关键网段(如包含服务器群的网段)。
- 详细记录IDS/IPS的检测规则和策略,对于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如SQL注入攻击、DDoS攻击等的检测规则的设置情况,如果是IPS,还要记录针对检测到的攻击采取的防御动作,是阻断连接、发出警报还是进行流量限制等。
3、防病毒网关
- 防病毒网关的日志首先要记录设备的基本参数,像品牌为McAfee或者Symantec的防病毒网关的具体型号。
- 描述其病毒库更新策略,是定时自动更新(如每天凌晨3点自动更新病毒库)还是手动更新,在部署时,要记录其扫描的网络流量范围,是针对所有进出网络边界的流量,还是仅针对特定协议(如HTTP、SMTP等)的流量进行病毒扫描。
- 记录防病毒网关对检测到病毒的处理方式,是隔离、清除还是仅仅发出警报通知管理员。
1、设备安装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记录设备安装的日期和时间,精确到分钟甚至秒,2023年5月10日14:30:15开始安装防火墙设备。
- 安装人员信息,包括姓名、部门(如网络安全部门的张三),如果有外部技术支持人员参与,也要记录其所属公司和联系方式。
- 设备安装的物理环境信息,如设备安装在企业数据中心的哪个机架上,机架的编号、位置(如数据中心3楼A区3 - 5号机架),设备周围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要求是否满足(一般温度在18 - 27摄氏度,湿度在40% - 60%之间)。
2、网络连接信息
- 详细记录设备的网络接口连接情况,对于防火墙来说,如果有4个网络接口,要分别记录每个接口连接的网络设备名称、IP地址段和子网掩码,接口1连接互联网,IP地址为202.100.100.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接口2连接企业内部核心交换机,IP地址为192.168.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 如果是IDS/IPS设备,要记录其与网络中其他设备的连接关系,如是否通过镜像端口获取网络流量,镜像端口所在的交换机名称、端口号等。
- 对于防病毒网关,记录其在网络中的位置以及与上下游设备的连接关系,如它位于防火墙之后,连接到企业内部网络的汇聚交换机上,其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的IP地址等。
3、配置信息
- 在防火墙的配置信息记录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访问控制规则,还要记录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情况,如果采用了静态NAT,要记录哪些内部IP地址被映射到了哪些外部IP地址;如果是动态NAT,要记录地址池的范围(如100.100.100.10 - 100.100.100.50)。
- 对于IDS/IPS设备的配置,要记录其事件日志的存储方式,是本地存储(如果是本地存储,要记录存储的磁盘容量和剩余空间)还是远程存储(如果是远程存储,要记录远程服务器的IP地址、存储协议等),要记录设备的性能参数设置,如每秒能够处理的数据包数量的阈值设置(如设置为每秒10000个数据包)。
- 防病毒网关的配置信息日志中,要记录病毒扫描的深度设置,是仅扫描文件头还是进行全文件扫描,还要记录其与企业内部防病毒软件管理平台是否有集成关系,如果有,要记录集成的方式(如通过API接口进行集成)。
4、测试与验证信息
- 在设备部署完成后,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对于防火墙,要记录端口扫描测试的结果,即对防火墙开放的端口进行扫描,查看是否只有允许的端口处于开放状态,对防火墙外部接口进行扫描,发现只有80和443端口(HTTP和HTTPS服务端口)处于开放状态,符合预期配置。
- IDS/IPS设备的测试结果记录方面,要记录模拟攻击测试的情况,如使用漏洞扫描工具模拟SQL注入攻击,查看IDS/IPS是否能够准确检测到并按照预设策略进行处理,如果检测到并阻断了模拟攻击,要记录攻击的源IP地址(模拟攻击工具所在的IP地址)、攻击时间和阻断动作的执行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防病毒网关的测试结果记录要包括对已知病毒样本的扫描测试结果,将含有特定病毒的文件通过网络传输,查看防病毒网关是否能够准确检测到并进行相应处理,如果能够检测到并清除病毒,要记录病毒的名称、文件类型以及处理的时间。
日志维护与管理
1、定期审查
- 网络安全管理员应该定期审查网络边界安全防护设备的部署日志,如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审查,在审查过程中,检查日志内容是否完整、准确,是否有异常的配置更改或者网络连接变化。
- 如果发现日志中有不完整或者不准确的地方,要及时进行补充和修正,如果发现防火墙的一条访问控制规则记录缺失,要根据实际配置重新添加到日志中。
2、备份与存储
- 部署日志应该进行定期备份,备份的频率可以根据企业的安全策略和数据重要性来确定,如每天进行一次备份,备份的存储位置要安全可靠,可以是本地的冗余存储设备(如磁盘阵列),也可以是异地的存储中心。
- 存储的日志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和索引,以便在需要查找特定信息时能够快速定位,可以按照设备类型、日期范围等进行分类索引。
3、与安全事件关联
- 当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部署日志可以为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提供重要线索,如果企业遭受DDoS攻击,通过查看防火墙、IDS/IPS等设备的部署日志,可以了解攻击发生时设备的配置情况、网络连接状态以及是否有异常的流量模式等信息。
- 要建立起安全事件与部署日志之间的关联机制,在事件发生后能够迅速从日志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可以通过日志管理系统中的搜索功能或者专门的关联分析工具来实现这种关联。
准确、详细地填写网络边界安全防护设备部署日志是构建坚固网络安全防线的重要保障,它贯穿于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安装到运行维护,为网络安全管理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