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仓库名词解释:全面解析数据仓库相关概念》
一、数据仓库的基本定义
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是一个面向主题的(Subject - Oriented)、集成的(Integrated)、相对稳定的(Non - Volatile)、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Time - Variant),用于支持管理决策。
1、面向主题
- 与传统的操作型数据库面向事务处理不同,数据仓库围绕着企业的主题域进行数据组织,在零售企业中,主题可以是“销售”“库存”“顾客”等,以“销售”主题为例,数据仓库会整合与销售相关的各种数据,如销售日期、销售地点、销售产品、销售数量、销售额等信息,这些数据都是从不同的操作型数据源(如销售终端系统、库存管理系统等)抽取而来,但在数据仓库中按照销售主题进行了重新组织,方便企业管理者从销售的角度进行分析和决策。
2、集成
- 数据仓库的数据来自于多个不同的数据源,这些数据源可能具有不同的数据格式、编码方式和语义,在将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去除错误数据、重复数据等)、转换(如数据格式转换、编码转换等)和集成操作,企业可能有多个销售渠道,每个渠道的销售数据记录方式可能不同,有的渠道以美元记录销售额,有的以人民币记录,在集成到数据仓库时,需要将这些不同货币表示的销售额转换为统一的货币单位,同时按照统一的数据结构进行存储。
3、相对稳定(非易失性)
- 数据仓库主要用于分析目的,而不是日常的事务处理,一旦数据进入数据仓库,通常不会被频繁修改或删除,这与操作型数据库不同,操作型数据库需要不断更新数据以反映业务的实时变化,在数据仓库中记录的历史销售数据,即使在当前业务中某个销售记录的相关产品已经停产,该销售数据仍然会保留在数据仓库中,以便进行历史销售趋势分析等。
4、反映历史变化(时变性)
-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会随着时间不断积累,能够反映企业业务的历史发展过程,它会记录不同时间点的数据状态,通过对这些历史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业务的发展趋势、季节性变化等规律,通过分析多年的销售数据,可以了解到某个产品在不同季节的销售高峰和低谷,以及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销售额的逐年变化情况等。
二、数据仓库的相关组件
1、数据源(Data Source)
- 数据源是数据仓库数据的来源,包括企业内部的操作型数据库(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 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 CRM等)、外部数据源(如市场调研数据、行业统计数据等)以及其他各种可能的数据来源,这些数据源中的数据通过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和加载(Load)(ETL)过程进入数据仓库,一家制造企业的数据仓库数据源可能包括内部的生产管理系统中的生产数据、销售系统中的销售数据,同时还可能包括从行业研究机构获取的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外部数据。
2、ETL工具(Extract - Transform - Load Tools)
- ETL工具负责将数据源中的数据抽取出来,进行清洗、转换并加载到数据仓库中,在抽取阶段,ETL工具需要确定从哪些数据源获取数据,以及如何获取数据,在转换阶段,它要对数据进行各种操作,如数据格式的标准化、数据的聚合(如将日销售数据汇总为月销售数据)等,在加载阶段,将处理好的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的相应表结构中,开源的ETL工具Kettle(现在更名为Pentaho Data Integration)可以通过图形化界面方便地定义数据抽取、转换和加载的流程,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数据仓库建设中的数据集成工作。
3、数据仓库存储(Data Warehouse Storage)
- 数据仓库存储是用于存放数据仓库数据的地方,可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如Oracle、SQL Server等)、非关系型数据库(如Hadoop的Hive,它基于Hadoop的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存储数据,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或者混合架构,关系型数据库在数据仓库存储中具有成熟的技术,支持事务处理和复杂的查询操作,适合中小规模的数据仓库,而对于大规模数据,非关系型数据库能够提供更好的扩展性和性能,一些大型互联网企业的数据仓库可能会采用混合架构,将一些结构化的核心业务数据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而将大量的日志数据等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在非关系型数据库中。
4、元数据(Metadata)
-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在数据仓库中,元数据描述了数据仓库中的数据结构、数据来源、数据转换规则、数据的使用情况等信息,元数据可以记录某个数据字段“销售额”在数据仓库中的定义(是含税销售额还是不含税销售额)、它是从哪个数据源的哪个表中抽取而来、经过了哪些转换操作等,元数据对于数据仓库的管理和维护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数据管理员更好地理解数据仓库的结构和内容,方便用户查询和使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
三、数据仓库的应用场景和价值
1、决策支持(Decision Support)
- 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各种决策分析,通过分析销售数据和库存数据,企业可以决定是否增加某种产品的生产,或者是否对某些滞销产品进行促销活动,在市场营销方面,通过分析顾客购买行为数据(从数据仓库中获取),企业可以制定更精准的营销策略,如针对不同顾客群体推出个性化的促销活动。
2、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
- 数据仓库是商业智能的基础,商业智能工具(如Tableau、PowerBI等)可以直接连接到数据仓库,对其中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企业可以通过这些工具创建各种报表(如销售报表、财务报表等)和仪表盘(直观展示关键业务指标),以便快速了解企业的运营状况,企业可以通过仪表盘实时查看销售业绩、利润率等关键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业务中的问题并做出调整。
3、数据挖掘(Data Mining)
- 数据仓库为数据挖掘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数据挖掘算法(如分类算法、聚类算法等)可以应用于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以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在电信企业的数据仓库中,通过数据挖掘可以发现哪些用户群体具有较高的流失风险,从而企业可以针对这些用户采取客户挽留措施,如提供优惠套餐等。
数据仓库是企业进行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的重要基础设施,它整合了企业内外的各种数据资源,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和组件构建而成,为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持能力。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