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仓库与数据库:两种相关但不同的技术》
一、数据仓库与数据库的主要区别
1、数据目的
- 数据库主要用于事务处理,在一个电商系统中,数据库负责处理诸如订单创建、商品库存更新、用户注册登录等日常事务,这些事务需要快速响应,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数据库中的数据是面向操作型的,它关注的是当前的、原子性的操作。
- 数据仓库则是为了决策支持而构建的,企业管理者需要从大量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来制定战略决策,数据仓库整合来自多个数据源的数据,如销售数据、市场调研数据、生产数据等,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汇总,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例如分析销售趋势、预测市场需求等。
2、数据结构
- 数据库通常采用规范化的数据结构,以减少数据冗余,在关系型数据库中,通过设计合理的表结构和关系(如采用范式)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以一个学校的管理数据库为例,学生信息、课程信息、选课信息会分别存储在不同的表中,通过外键等方式建立关联。
- 数据仓库的数据结构往往是反规范化的,这是因为在数据仓库中,查询通常涉及到大量数据的聚合和分析,反规范化的数据结构可以提高查询性能,在销售数据仓库中,可能会将销售日期、产品名称、销售数量、销售地区等信息整合到一个宽表中,这样在进行按地区统计销售总量等分析时,可以直接从这个表中获取数据,而不需要进行多表连接操作。
3、数据更新频率
- 数据库中的数据更新频繁,在一个在线交易系统中,每一笔交易都会导致数据库中的数据发生变化,如订单状态的更新、库存数量的调整等,数据库需要及时处理这些更新操作,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 数据仓库的数据更新相对不那么频繁,它通常按照一定的周期(如每天、每周或每月)从源数据库中抽取、转换和加载数据,这是因为决策支持不需要实时的最细粒度的数据,而是更关注一段时间内的数据汇总和趋势分析。
4、数据存储期限
- 数据库主要存储当前和近期的数据,一个银行的数据库可能只保存客户最近几年的交易记录,因为旧的交易记录对于日常的银行业务操作(如账户余额查询、转账等)意义不大。
- 数据仓库则倾向于存储较长时间的数据,企业可能需要分析多年的销售数据来发现长期的市场规律,所以数据仓库可能会保存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数据。
5、用户群体
- 数据库的用户主要是业务操作人员,在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中,仓库管理员、财务人员、销售人员等会直接操作数据库来完成他们的日常工作任务,如录入库存出入库信息、制作财务报表、记录销售订单等。
- 数据仓库的用户主要是企业的管理人员、数据分析人员和决策者,他们利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报表制作、战略规划等工作,企业的市场总监通过分析数据仓库中的市场调研数据和销售数据来制定下一年度的市场推广策略。
二、数据仓库与数据库在企业中的角色与协同
1、角色互补
- 在企业信息架构中,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扮演着互补的角色,数据库确保企业的日常运营顺利进行,是企业业务流程的基石,而数据仓库则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战略决策提供支持,没有数据库,企业的日常业务将无法开展;没有数据仓库,企业将难以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2、数据流动关系
- 数据从数据库流向数据仓库,数据库作为数据源,为数据仓库提供原始数据,企业的各个业务系统(如销售系统、生产系统等)中的数据库中的数据,经过抽取、转换和加载(ETL)过程进入数据仓库,这个过程中,数据会被清洗掉噪声和错误数据,进行格式统一和汇总计算等操作。
3、协同工作的案例
- 以一家大型制造企业为例,其生产数据库记录着每一个生产环节的详细数据,如原材料的使用、生产设备的运行参数、工人的工作时间等,这些数据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关键,企业的数据仓库整合了生产数据库、销售数据库、市场调研数据库等多个数据源的数据,企业的生产经理可以通过查询数据仓库,结合生产数据和销售数据,分析产品产量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从而调整生产计划,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可以利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分析不同地区、不同产品线的利润情况,制定企业的战略布局,如决定是否开拓新的市场或推出新的产品系列。
数据仓库和数据库虽然都是数据管理技术,但它们在目的、结构、更新频率、存储期限和用户群体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并且在企业中协同工作,共同为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