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微服务如何解决模块间依赖,微服务和模块化的区别

欧气 5 0

《微服务与模块化:微服务如何突破模块间依赖的困局》

一、模块化概述

模块化是一种将系统分解为独立、可管理的模块的设计理念,在传统的模块化架构中,模块是在一个单体应用内部进行划分的,这些模块共享同一个代码库、数据库和运行时环境。

模块之间存在着各种依赖关系,在一个企业级的单体电商应用中,订单模块可能依赖于用户模块来获取用户信息,同时依赖于库存模块来检查商品库存,这种依赖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模块间的信息共享和交互,但随着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当一个模块发生变化时,由于依赖关系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多个相关模块,如果用户模块的数据库表结构发生了改变,订单模块和其他依赖用户模块的功能可能会出现运行错误,在单体应用中,模块间的紧密耦合使得不同团队在开发和维护不同模块时容易产生冲突,难以并行开发。

二、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则是一种将应用构建为一组小型、独立的服务的架构风格,每个微服务都有自己的代码库、数据库,并且可以独立地进行开发、部署和扩展。

1、解决模块间依赖的方式 - 服务边界明确

- 在微服务架构中,各个微服务之间通过定义明确的接口进行通信,在一个微服务化的电商系统中,订单微服务、用户微服务和库存微服务之间的交互是通过精心设计的API进行的,这种方式使得每个微服务的内部实现细节对其他微服务是隐藏的,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依赖。

- 与模块化中模块之间可能存在大量的隐式依赖不同,微服务的依赖关系是基于业务功能的清晰界定,订单微服务只需要调用用户微服务提供的获取用户基本信息的API,而不需要了解用户微服务内部是如何存储和管理用户数据的,即使用户微服务内部的数据存储方式发生了改变,只要API的功能和输入输出不变,订单微服务就不会受到影响。

2、数据独立性

- 微服务各自拥有独立的数据库,这是解决模块间依赖的一个关键特性,继续以电商系统为例,订单微服务有自己的订单数据库,用户微服务有自己的用户数据库,这样一来,当订单微服务进行业务逻辑处理时,如处理订单状态的更新,它不需要直接操作用户数据库,从而避免了与用户微服务在数据层面的深度依赖。

- 这种数据独立性还体现在数据的一致性维护上,每个微服务负责维护自己的数据一致性,通过事件驱动架构等方式来实现跨微服务的数据一致性,当用户微服务中的用户地址发生改变时,它可以通过发布一个“用户地址更新”事件,订单微服务订阅这个事件并根据业务需求决定是否更新订单中的用户地址相关信息,这种方式虽然增加了一定的复杂性,但相比于单体模块化应用中模块间直接操作对方数据库的方式,更加松耦合,减少了依赖带来的风险。

3、独立部署和团队自治

- 微服务的独立部署特性使得各个微服务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开发和发布,不同的团队可以负责不同的微服务,团队之间的依赖关系被大大降低,订单微服务团队可以在不影响用户微服务团队的情况下,对订单微服务进行功能升级、修复漏洞等操作。

- 每个团队都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微服务的技术栈,用户微服务团队可能选择使用Java和关系型数据库,而库存微服务团队可能因为对性能的特殊要求而选择Go语言和NoSQL数据库,这种技术栈的自主性进一步减少了微服务之间的依赖,因为每个微服务的运行不依赖于其他微服务所采用的特定技术。

微服务通过明确的服务边界、数据独立性、独立部署和团队自治等方式,有效地解决了模块间依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为构建大型、复杂的企业级应用提供了一种更加灵活、可维护的架构模式。

标签: #微服务 #模块化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