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大数据赋能公安侦查:经典案例深度剖析》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公安侦查工作中的一把“利器”,以下将通过一个经典案例来深入剖析公安是如何利用大数据进行侦查的。
案例背景
某城市发生了一系列入室盗窃案件,这些案件分布在不同的城区,但作案手法极为相似,犯罪嫌疑人具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现场遗留的传统证据非常有限,这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大数据侦查过程
1、数据收集
- 公安部门首先整合了多方面的数据资源,包括城市的监控视频数据,这是最直观反映案发现场周边情况的数据来源,从各个街区的摄像头中获取了案发时间段内的视频资料,数据量庞大且繁杂。
- 收集了通讯数据,如案发区域附近基站的通话记录、短信数据等,通过与通讯运营商的协作,获取了可能与案件相关人员的通讯行为信息。
- 还有来自社区的治安数据,例如门禁记录、车辆出入记录等,这些数据涵盖了居民日常出入的相关信息,可能隐藏着犯罪嫌疑人的踪迹。
2、数据分析
- 在视频数据方面,利用智能视频分析技术,通过大数据算法对监控视频进行筛选,排除掉与案件无关的人员和车辆,针对作案时间,设定筛选条件,只关注在案发前后特定时间段内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的可疑人员和车辆,经过分析,发现有一辆无牌摩托车在多个案发地点出现,且出现的时间都在案发前后的半小时内,这辆摩托车被列为重点嫌疑对象。
- 对于通讯数据,进行数据挖掘,通过分析通话记录中的频繁联系人、通话时长异常的号码等,发现有一个手机号码在多个案发时间段内有异常的通话行为,其通话地点与盗窃案件发生地点有一定的关联,进一步分析短信内容,发现其中有一些疑似与销赃相关的暗语。
- 在社区治安数据方面,通过对门禁记录和车辆出入记录进行关联分析,发现有一个身份不明的人员多次在案发社区附近徘徊,并且在门禁记录中有多次试图跟随其他居民进入小区的行为。
3、数据整合与锁定嫌疑人
- 将视频分析中发现的无牌摩托车、通讯数据中的可疑手机号码以及社区治安数据中的可疑人员进行整合分析,通过大数据的关联算法,发现这三个线索指向同一个人,这个人名叫李某,有盗窃前科。
大数据侦查的成果与意义
1、案件侦破
- 根据大数据侦查的结果,公安部门迅速对李某实施了抓捕,在其住所搜出了部分被盗财物,并且通过对李某进一步审讯,他交代了其余盗窃案件的犯罪事实,这一系列盗窃案件得以成功侦破。
2、意义
- 大数据侦查改变了传统公安侦查的模式,在传统侦查中,面对有限的证据,侦查人员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进行排查,而大数据侦查能够快速地从海量数据中筛选出有价值的线索,大大提高了侦查的效率。
- 它还提高了侦查的准确性,通过多源数据的整合分析,避免了单一证据的片面性,在这个案例中,视频、通讯和社区治安等多方面数据的相互印证,使得对犯罪嫌疑人的锁定更加精准。
- 对于预防犯罪也有积极意义,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犯罪的趋势和规律,通过分析盗窃案件的发生地点、时间等数据,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某些区域的治安防范措施,调整巡逻路线等。
这个经典案例充分展示了公安利用大数据侦查的强大威力,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安部门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方面将拥有更加强有力的手段。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