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存储:原理、类型及其区别》
一、并行存储器的基本原理
(一)并行存储的概念
并行存储器是一种通过多个存储体并行工作来提高存储系统性能的技术,在传统的存储器中,数据的读写通常是按顺序进行的,而并行存储器则是利用多个存储单元同时进行数据的存取操作,这就好比在一条单车道上,车辆只能依次通过,而并行存储就像是多车道的道路,多辆车(数据)可以同时行驶(被存储或读取)。
(二)实现并行的方式
1、存储体并行
多个存储体同时工作,一个存储器系统由多个存储芯片组成,每个芯片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储体,当有数据读写请求时,可以同时对这些存储体进行操作,假设我们要读取一组连续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分散存储在不同的存储体中,系统可以同时从各个存储体中读取相应的数据块,然后合并得到完整的数据,大大提高了读取速度。
2、位并行
在一个存储字长内,多位数据同时进行读写操作,对于一个32位的存储系统,一次可以同时读写32位的数据,而不是像早期的8位系统那样需要多次操作才能完成32位数据的读写,这种方式充分利用了数据总线的宽度,提高了单位时间内的数据传输量。
3、字节或字并行
以字节或字为单位进行并行操作,在一些存储器结构中,多个字节或字可以同时被处理,在一个缓存行(cache line)为64字节的缓存系统中,当缓存填充或读取时,可以一次性处理64字节的数据,而不是逐个字节处理。
(三)地址映射方式对并行的影响
1、直接映射
直接映射是一种简单的地址映射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主存中的每个块只能映射到缓存中的一个特定位置,虽然这种方式实现简单,但可能会导致冲突问题,影响并行性,当多个主存块映射到同一个缓存位置时,就会产生替换操作,降低并行读写的效率。
2、全相联映射
全相联映射允许主存中的任何块可以映射到缓存中的任何位置,这种方式能够更好地利用缓存空间,减少冲突,有利于提高并行操作的效率,因为不同的主存块可以灵活地分配到缓存中未被占用的位置,从而减少因块替换而造成的读写等待时间。
3、组相联映射
组相联映射是直接映射和全相联映射的折中,它将缓存分为若干组,主存块首先映射到特定的组,然后可以在组内的任何位置存放,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冲突,同时又保持了相对简单的硬件实现,对并行存储操作有较好的支持。
二、不同类型并行存储器的区别
(一)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并行存储与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并行存储的区别
1、存储原理
- SRAM使用双稳态触发器来存储数据,只要电源不断电,数据就可以一直保持稳定,在并行操作方面,由于其结构相对简单,多个存储单元可以方便地实现并行读写,在一个多端口的SRAM芯片中,可以同时从不同的端口对不同的存储单元进行读写操作。
- DRAM则是通过电容来存储电荷来表示数据,由于电容会漏电,需要定期刷新来保持数据,在并行操作上,DRAM面临更多挑战,在进行并行读写时,刷新操作可能会干扰数据的正常读写,需要更复杂的控制逻辑来协调。
2、速度和并行性能
- SRAM的读写速度非常快,其并行读写操作几乎没有延迟,这使得它在高速缓存(Cache)等对速度要求极高的应用场景中广泛应用,在CPU的一级缓存中,使用SRAM并行存储可以快速提供数据给CPU运算单元。
- DRAM的读写速度相对较慢,尽管采用了一些并行技术,如多存储体结构等,但由于刷新等操作的存在,其并行性能仍然受到一定限制,不过,DRAM的存储密度高,适合大容量的主存储器应用。
3、成本和功耗
- SRAM的成本较高,因为其制造工艺复杂,每个存储单元需要多个晶体管来构成双稳态触发器,SRAM的功耗较大,特别是在多个存储单元并行工作时,由于持续的电流供应来维持双稳态,功耗会进一步增加。
- DRAM成本较低,单个存储单元只需要一个电容和一个晶体管,存储密度高,在大容量存储需求下成本优势明显,其功耗主要集中在刷新操作上,在并行工作时,相对SRAM而言,功耗较低。
(二)并行闪存(Parallel Flash)与并行磁盘存储(Parallel Disk Storage)的区别
1、存储介质特性
- 并行闪存使用闪存芯片作为存储介质,闪存是一种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的变种,闪存具有非易失性,数据在断电后仍然保存,在并行操作方面,并行闪存可以通过多个闪存芯片同时工作来提高读写速度,在一些固态硬盘(SSD)中,多个闪存芯片组成阵列,采用并行技术来实现高速的数据读写。
- 并行磁盘存储则使用磁盘作为存储介质,磁盘是通过磁头在旋转的盘片上进行数据的读写,磁盘存储具有大容量、低成本的特点,但读写速度相对较慢,在并行磁盘存储中,通过多个磁盘组成磁盘阵列(如RAID技术)来实现并行读写,RAID 0可以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磁盘上,同时进行读写操作,提高整体的读写速度。
2、读写速度和并行效率
- 并行闪存的读写速度比并行磁盘存储要快得多,闪存的随机读写性能较好,在并行操作下,多个闪存芯片可以同时响应读写请求,减少读写延迟,对于小文件的随机读写,并行闪存能够快速响应。
- 并行磁盘存储的读写速度受限于磁盘的机械结构,如盘片的旋转速度和磁头的寻道时间,虽然通过磁盘阵列技术提高了并行性,但仍然无法与并行闪存相比,特别是在随机读写方面,磁盘的性能较差。
3、可靠性和数据管理
- 并行闪存存在闪存芯片磨损、写入寿命有限等问题,为了提高可靠性,在并行闪存系统中,通常采用磨损均衡技术等数据管理策略,这些策略在多个闪存芯片并行工作时,需要协调数据的写入和存储单元的使用,以延长闪存的使用寿命。
- 并行磁盘存储的可靠性主要受限于磁盘的机械故障,在磁盘阵列中,采用冗余技术(如RAID 1、RAID 5等)来提高可靠性,数据管理方面,磁盘阵列需要考虑数据的分布、校验等问题,以确保在磁盘故障时数据的可恢复性。
不同类型的并行存储器在原理、性能、成本、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并行存储技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