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实现绿色循环发展的关键》
一、引言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畜禽粪污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加,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如土壤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和空气污染等,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制定并遵循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有助于实现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构建绿色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二、畜禽粪污的收集与储存技术规范
(一)收集技术
1、对于固体粪污,如牛粪、羊粪等,应采用合适的清扫工具及时清理畜舍内的粪便,在大型养殖场,可以利用机械刮板等设备,定期将粪便收集到指定的收集区域,对于家禽粪便,可采用漏缝地板下的输送带或刮板收集系统,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收集效率。
2、液体粪污的收集需要完善的排水系统,畜舍地面应设计合理的坡度,确保尿液和冲洗污水能够顺利流入集污池,要注意防止污水泄漏,避免对养殖场周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二)储存技术
1、固体粪污储存设施应具备防雨、防渗功能,可以采用堆肥棚或密封的储存仓库,储存过程中要注意通风,避免因厌氧发酵产生过多的有害气体。
2、液体粪污储存池应进行严格的防渗处理,如采用混凝土结构或铺设防渗膜等,储存池的容量要根据养殖场的养殖规模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确保在雨季或无法及时处理时能够容纳足够的粪污。
三、畜禽粪污的处理技术规范
(一)堆肥处理
1、原料配比是堆肥成功的关键之一,应将畜禽粪污与适量的秸秆、木屑等调理剂混合,调节碳氮比在25 - 35:1之间,这样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堆肥效率。
2、堆肥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湿度和通气性,初始阶段,堆肥堆体应保持适当的湿度,一般为50% - 60%,通过翻堆等操作,保证堆肥内部有充足的氧气供应,使堆肥温度能够上升到55 - 65℃,持续数天,以杀灭病原菌和杂草种子。
(二)厌氧发酵处理
1、厌氧发酵设施的建设要符合相关标准,发酵罐或沼气池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沼气泄漏,在进料时,要注意畜禽粪污的浓度和酸碱度,一般将pH值调节在6.8 - 7.5之间。
2、发酵过程中要监测温度、沼气产量等参数,中温厌氧发酵温度控制在35 - 38℃,高温厌氧发酵温度在50 - 55℃,根据沼气产量的变化,可以判断发酵的进程,及时调整发酵条件。
四、畜禽粪污资源化产品的利用技术规范
(一)堆肥产品的利用
1、经过无害化处理和腐熟的堆肥产品可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用于农田,在使用时,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需求确定施用量,每亩土地的施用量在1 - 3吨之间。
2、堆肥产品还可以用于园林花卉的种植,在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中,施用堆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花卉和树木的生长质量。
(二)沼气的利用
1、沼气可以作为清洁能源用于养殖场的取暖、照明和炊事等,通过沼气燃烧设备,将沼气转化为热能和电能,减少养殖场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多余的沼气还可以并入当地的能源网络,实现能源的共享。
五、环境监测与管理规范
(一)环境监测
1、对养殖场周边的土壤、水体和空气进行定期监测,监测指标包括土壤中的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氨氮含量,空气中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
2、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畜禽粪污的处理和利用方式,确保环境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二)管理规范
1、养殖场应建立完善的畜禽粪污管理档案,记录粪污的产生量、处理方式、资源化产品的产量和利用情况等信息。
2、加强对养殖场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掌握程度和环保意识,确保各项技术规范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六、结论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涵盖了从粪污收集、储存、处理到资源化产品利用以及环境监测与管理等多个环节,通过严格遵循这些规范,可以有效地将畜禽粪污转化为宝贵的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构建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战略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