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一、引言
农业废弃物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副产物,如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膜等,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废弃物的数量不断增加,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业废弃物的种类及现状
(一)农作物秸秆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废弃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每年产生大量的秸秆,然而目前仍有相当部分的秸秆被露天焚烧或随意丢弃,只有一部分被用于还田、饲料、燃料等资源化利用途径。
(二)畜禽粪便
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海量的畜禽粪便,部分地区由于处理设施不完善,畜禽粪便随意堆放,不仅散发难闻气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还会通过雨水冲刷等方式污染土壤和水体。
(三)农膜
农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在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农膜残留问题日益严重,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会破坏土壤结构,阻碍农作物根系生长,降低土壤肥力。
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
(一)技术创新与推广
1、对于农作物秸秆,研发高效的秸秆还田技术,如秸秆粉碎还田、深翻还田等机械装备,提高秸秆还田质量,发展秸秆生物发酵技术,将秸秆转化为生物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2、在畜禽粪便处理方面,推广厌氧发酵技术,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农村能源供应,沼渣和沼液则是优质的有机肥料,还可以采用高温堆肥技术,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3、针对农膜回收,研发易回收、可降解的农膜产品,推广农膜回收机械,提高农膜回收率。
(二)政策支持与引导
1、政府出台补贴政策,对购买秸秆还田机械、畜禽粪便处理设备、农膜回收设备的农户和企业给予资金补贴,降低其成本。
2、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农业废弃物的随意丢弃和不当处理进行约束,强制要求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粪便处理设施,对农膜使用和回收进行规范管理。
(三)建立产业化模式
1、以农作物秸秆为例,可以建立秸秆收集 - 加工 - 销售产业链,鼓励企业投资建设秸秆加工厂,将秸秆加工成板材、纸张、生物质燃料等产品,提高秸秆的附加值。
2、对于畜禽粪便,发展有机肥料产业,将处理后的畜禽粪便制成高品质的有机肥料,供应给农业种植户,形成养殖 - 肥料 - 种植的循环产业模式。
(四)加强宣传教育
1、提高农民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认识,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演示等方式,让农民了解各种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操作方法和好处。
2、宣传农业废弃物不当处理对环境和自身健康的危害,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的目标设定
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设定明确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目标,在未来5 - 10年内,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
五、结论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支持、产业化发展和宣传教育等多方面的措施,可以逐步提高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农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也有助于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丽、富饶的乡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