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商用户行为数据的挖掘实战报告:提升用户转化率与忠诚度》
一、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市场中取得优势,深入了解用户行为并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成为电商企业的关键任务,本数据挖掘实战聚焦于某电商平台的用户行为数据,旨在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找到提升用户转化率和忠诚度的有效策略。
二、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一)数据来源
我们获取了某电商平台在过去一年的用户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登录时间、浏览商品页面、加入购物车、下单、支付等操作记录,以及用户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地域等,数据以关系型数据库的形式存储,包含多个数据表,总数据量达到百万级别。
(二)数据预处理
1、数据清洗
- 去除重复记录,因为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产生相同的操作记录。
- 处理缺失值,对于用户基本信息中的缺失部分,如年龄缺失,根据其他相关信息进行估算或者标记为未知类别。
2、数据集成
- 将多个相关的数据表进行连接,例如将用户行为表和用户基本信息表通过用户ID进行关联,以便进行综合分析。
3、数据变换
- 对一些数值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如将商品价格进行归一化,以便在后续的分析算法中能够更好地比较和计算。
三、数据分析与挖掘方法
(一)用户行为路径分析
通过分析用户从登录到最终支付或者离开平台的一系列操作顺序,构建用户行为路径图,我们使用序列模式挖掘算法,如PrefixSpan算法,来发现频繁的用户行为模式,发现大量用户在浏览某类商品页面后,会接着查看相关商品的评价,然后再决定是否加入购物车。
(二)关联规则挖掘
针对用户购买商品的情况,采用Apriori算法挖掘商品之间的关联规则,发现购买婴儿奶粉的用户有较高的概率同时购买婴儿纸尿裤,这为商品推荐提供了有力依据。
(三)用户聚类分析
根据用户的行为特征(如浏览频率、购买频率、平均订单金额等)和基本信息(年龄、性别等),使用K - Means聚类算法对用户进行聚类,将用户分为高价值活跃用户、潜在用户、低频低价值用户等不同类别,以便针对不同群体制定个性化的营销策略。
四、结果与分析
(一)用户行为路径结果
发现用户在平台上的主要行为路径有几种典型模式,最常见的是“登录 - 搜索商品 - 浏览商品详情 - 加入购物车 - 下单 - 支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在加入购物车后放弃支付,进一步分析发现,这部分用户在加入购物车后可能又查看了其他竞品商品页面,或者是在支付环节遇到了问题,如支付方式有限等。
(二)关联规则结果
挖掘出的关联规则显示,不同品类商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关系,在办公用品类目中,购买打印机的用户往往会同时购买墨盒和打印纸,这些关联规则可以用于在商品详情页面进行相关商品推荐,提高用户的购买转化率。
(三)用户聚类结果
高价值活跃用户主要是年龄在25 - 40岁之间的用户,他们的购买频率高,平均订单金额也较大,而潜在用户则多为新注册用户,浏览行为较多但购买行为较少,低频低价值用户年龄分布较广,但他们的行为特征显示对平台的粘性较低。
五、营销策略建议
(一)针对用户行为路径
1、对于在加入购物车后放弃支付的用户,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发送提醒邮件或者推送通知,告知用户商品库存情况或者提供限时折扣,以促进支付完成。
2、优化支付环节,增加更多的支付方式,减少支付失败的可能性。
(二)基于关联规则
在商品推荐系统中,根据挖掘出的关联规则,精准地向用户推荐相关商品,在用户查看某商品时,在页面下方显著位置展示相关联的商品,吸引用户进一步购买。
(三)对于不同用户聚类
1、对于高价值活跃用户,提供专属的会员服务,如优先配送、专属客服等,以提高他们的忠诚度。
2、针对潜在用户,通过发放优惠券、新手礼包等方式吸引他们进行首次购买。
3、对于低频低价值用户,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推荐内容和定期的促销活动来提高他们的活跃度。
六、结论
通过对电商用户行为数据的挖掘,我们深入了解了用户在平台上的行为模式、商品关联关系以及不同用户群体的特征,基于这些分析结果提出的营销策略建议,如果能够有效实施,有望提升电商平台的用户转化率和忠诚度,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好的业绩,数据挖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数据的不断更新和积累,需要定期重新进行分析和优化策略,以适应市场和用户的变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