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处理,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及处理原则有哪些方法

欧气 4 0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处理原则与方法》

一、低血压

(一)原因

椎管内麻醉可使交感神经阻滞,导致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引起低血压,尤其是麻醉平面过高时,更易出现。

(二)处理原则与方法

1、预防

- 麻醉前适当扩容,可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一般在麻醉前15 - 30分钟输入300 - 500ml液体。

- 调整患者体位,可将患者下肢抬高15 - 30°,促进静脉回流。

2、治疗

- 一旦发生低血压,应加快输液速度,补充血容量。

- 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麻黄碱,一般每次5 - 10mg静脉注射,可直接兴奋α、β受体,使血压升高的同时还能提升心率,也可使用去氧肾上腺素,每次25 - 50μg静脉注射,主要通过收缩外周血管升高血压。

二、呼吸抑制

(一)原因

1、高平面椎管内麻醉时,肋间肌和膈肌不同程度地被麻痹,导致呼吸功能受到影响。

2、对于老年、体弱或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即使麻醉平面不是很高,也可能因本身呼吸储备功能差而出现呼吸抑制。

(二)处理原则与方法

1、预防

- 严格控制麻醉平面,尤其是对于高风险患者,避免麻醉平面过高。

- 麻醉前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评估,对于存在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选择椎管内麻醉时应更加谨慎。

2、治疗

- 当出现轻度呼吸抑制时,可给予患者吸氧,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幅度等指标。

- 若呼吸抑制较为严重,应立即进行辅助呼吸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于因麻醉平面过高导致膈肌麻痹的患者,及时的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措施。

三、恶心、呕吐

(一)原因

1、低血压导致脑供血不足,可引起恶心、呕吐。

2、椎管内麻醉引起的迷走神经相对亢进,也可导致胃肠道蠕动增强,引发恶心、呕吐。

3、手术操作的牵拉刺激,如腹部手术对胃肠道的牵拉,也容易造成患者恶心、呕吐。

(二)处理原则与方法

1、预防

- 积极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如前面所述的扩容和调整体位等措施。

- 对于容易引起牵拉反应的手术,可在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以减少迷走神经反射。

2、治疗

- 一旦发生恶心、呕吐,应首先纠正低血压,可按照低血压的处理方法进行。

- 可使用止吐药物,如昂丹司琼,一般每次4 - 8mg静脉注射,其通过阻断中枢化学感受区和外周迷走神经末梢的5 - HT3受体而发挥止吐作用。

四、全脊髓麻醉

(一)原因

这是椎管内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硬膜外麻醉时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腔,将大量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所致。

(二)处理原则与方法

1、一旦确诊为全脊髓麻醉,应立即进行抢救。

-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确保患者的氧供。

- 快速补充血容量,以维持循环稳定,可输入晶体液、胶体液甚至血液制品。

-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肾上腺素等,提升血压,肾上腺素一般以小剂量开始,如每次10 - 50μg静脉注射,根据血压情况调整剂量。

- 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监测,直到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五、硬膜外血肿

(一)原因

多与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穿刺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

(二)处理原则与方法

1、预防

- 麻醉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对于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应谨慎选择椎管内麻醉。

- 提高穿刺技术,减少穿刺过程中的损伤。

2、治疗

- 一旦怀疑有硬膜外血肿形成,应尽快进行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

- 如果确诊为硬膜外血肿且出现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应尽快进行手术减压,以挽救神经功能,手术时间窗一般在8小时以内,越早手术预后越好。

六、神经损伤

(一)原因

1、穿刺针直接损伤神经,如穿刺时偏离正常路径,误伤到神经根。

2、局麻药的神经毒性作用,尤其是在高浓度、长时间接触神经组织时容易发生。

(二)处理原则与方法

1、预防

-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穿刺。

- 合理选择局麻药的种类和浓度,避免使用过高浓度的局麻药。

2、治疗

- 对于轻度神经损伤,可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一般每次0.5mg口服,每日3次,促进神经的修复。

- 对于严重神经损伤,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如物理治疗、针灸等,以提高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处理需要麻醉医生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快速的应急反应能力,只有及时准确地处理这些并发症,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标签: #椎管内麻醉 #并发症 #处理 #处理原则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