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融合育人,引领电商新征程》
一、引言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商务概论》这门课程不仅要传授学生电子商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通过课程思政的建设,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电子商务专业素养,又具备正确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二、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一)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自豪感
在讲述电子商务发展历程时,可以提及中国电子商务在短短几十年间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巨大飞跃,以淘宝、京东等本土电商平台为例,它们在全球电商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改变了中国的消费模式,还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一发展成果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让学生认识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和个人具有无限的创新和发展潜力。
(二)诚信与职业道德
电子商务交易基于网络环境,诚信是其健康发展的基石,在课程中,通过讲解电商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在线支付安全等内容,强调诚信经营的重要性,引入一些因欺诈行为而导致企业倒闭的案例,警示学生在未来的电商职业生涯中,要坚守诚信原则,遵守职业道德,诚信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三)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电子商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电商物流带来的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压力,在课程思政中,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电商运营中践行社会责任,如推动绿色物流、支持农村电商扶贫等,让学生明白,电商企业不能仅仅追求经济效益,还应关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
(四)创新精神与时代担当
电子商务领域创新不断涌现,从商业模式创新(如共享经济模式在电商中的应用)到技术创新(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电商精准营销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勇于尝试新技术、新模式,强调当代大学生在推动电商创新发展中的时代担当,激励他们为中国电商在全球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贡献力量。
三、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精心挑选具有思政教育意义的电子商务案例,如在讲述跨境电商时,介绍一些中国品牌通过跨境电商走向世界的成功案例,如小米手机,分析其成功背后不仅是产品性价比高,还在于企业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和对国际市场规则的尊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民族自信,也可以引入一些失败案例,如某些企业因侵犯知识产权而在国际市场受阻,让学生明白遵守国际规则和尊重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二)小组讨论法
针对特定的思政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讨论电商扶贫话题时,让学生分组探讨电商如何与农村产业相结合,实现精准帮扶,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电商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积极作用,同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确保讨论方向符合思政教育目标。
(三)教师言传身教
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实施者,自身要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影响学生,在讲解电商数据安全时,教师可以分享自己在研究或实践中对数据隐私保护的重视,以及如何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学生树立榜样。
四、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
(一)知识与思政融合的考核
在课程考核中,不仅要考核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考核学生对思政元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考试题目中设置一些结合思政内容的案例分析题,要求学生从诚信、社会责任等角度分析电商企业的行为。
(二)过程性评价
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作业等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思政话题的讨论,是否能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观点,通过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思政教育方面的问题,并给予指导。
(三)学生反馈
定期收集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思政元素融入的接受程度、感兴趣的内容以及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根据学生反馈,调整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五、结论
《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采用多样化的实施方法和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够在传授电子商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等,这有助于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电子商务人才,使他们在未来的电商领域中既能创造经济效益,又能为社会发展、国家繁荣和人类进步做出积极贡献,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思政建设,为中国电子商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