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优化与成本控制:企业降本增效的实用建议》
一、成本优化的建议
(一)战略层面
1、产品与服务定位优化
- 企业应定期进行市场调研,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的产品服务,通过精准的市场细分,确定最具盈利潜力的产品或服务组合,一家餐饮企业发现周边写字楼上班族对健康快捷午餐的需求较大,而竞争对手多以传统快餐为主,该企业调整产品定位,推出以新鲜食材、低油低盐为特色的健康午餐套餐,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食材成本(如减少高成本、低需求的菜品采购),优化了成本结构。
- 对于多元化经营的企业,要评估各个业务板块的战略价值,对于那些处于夕阳产业或者长期亏损且无发展潜力的业务,应考虑剥离或转型,某大型集团旗下有传统机械制造业务和新兴的智能科技业务,机械制造业务面临激烈竞争,利润微薄且市场份额逐渐萎缩,集团经过战略评估后,出售了部分机械制造业务的资产,将资源集中投入到智能科技业务,降低了整体的运营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
2、供应链战略调整
- 建立战略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企业应与少数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深度的合作,通过共享需求预测、联合成本控制等措施,供应商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优惠的价格、更好的交货期和更高的产品质量,一家汽车制造企业与一家钢材供应商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汽车企业向钢材供应商提供未来车型的生产计划和钢材需求预测,钢材供应商则根据预测优化生产安排,降低生产成本,并以更优惠的价格向汽车企业供货,同时保证钢材的质量和稳定供应。
- 考虑垂直整合供应链,当企业有足够的实力和资源时,可以对供应链进行垂直整合,一家服装企业原本从外部采购面料,后来通过收购一家面料厂实现了垂直整合,这样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面料的质量、成本和供应稳定性,内部供应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交易成本和利润加成,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二)运营层面
1、流程再造
- 对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消除不必要的环节和活动,一家制造企业的生产订单审批流程繁琐,涉及多个部门和多层审批,经过流程再造,简化为线上一站式审批,减少了审批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人力成本(如减少了因流程冗长而产生的协调沟通成本)。
- 采用精益生产理念,优化生产布局和作业流程,以一家电子产品组装厂为例,通过重新布局生产线,按照产品组装的工艺流程顺序设置工作岗位,减少了物料搬运距离和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库存成本(因为生产周期缩短,库存周转加快)。
2、资源共享与协同
- 在企业集团内部,实现资源共享,不同子公司之间可以共享办公设施、仓储空间、物流配送等资源,一家集团旗下的多个销售分公司,可以共用一个大型仓库,由集团统一管理物流配送,这样可以减少仓储设施的重复建设和物流成本的浪费。
-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研发部门和采购部门协同工作,研发部门在产品设计初期就考虑原材料的可获取性和成本,采购部门则向研发部门提供最新的原材料市场信息,共同优化产品设计,降低材料成本。
二、成本控制的建议
(一)预算管理
1、全面预算编制
- 采用零基预算方法,企业在编制预算时,不应以历史数据为基础简单递增或递减,而是从零开始,对每个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一家广告公司在编制下一年度的营销活动预算时,对每一个广告投放渠道、促销活动等都重新评估其必要性和预期收益,摒弃那些效益不佳的项目,从而合理控制预算规模。
- 预算编制应全员参与,各部门根据自身的业务计划和目标制定预算草案,然后由财务部门汇总并进行综合平衡,这样可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可执行性,同时也让各部门对成本控制有更强的责任感,销售部门根据市场拓展计划制定销售费用预算,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生产成本预算等。
2、预算执行与监控
- 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制度,明确各部门的预算执行责任,将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考核挂钩,若某部门的差旅费预算超支,将影响该部门的绩效评分,企业应利用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预算偏差并进行调整,一家企业通过财务软件实时监控各部门的费用支出,一旦发现某项费用支出接近预算上限,就会发出预警通知,要求相关部门进行解释和调整。
(二)成本分析与考核
1、成本分析方法
- 采用本量利分析方法,企业可以通过分析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的关系,确定盈亏平衡点,优化产品定价和生产规模决策,一家生产文具的企业,通过本量利分析发现,当产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单位固定成本会大幅下降,从而可以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调整产品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
- 进行成本差异分析,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或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在生产成本方面,原材料实际用量与标准用量的差异可能是由于生产工艺、原材料质量或工人操作等原因造成的,通过分析差异原因,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
2、成本考核机制
- 建立完善的成本考核指标体系,除了传统的成本降低率等指标外,还应包括成本效益指标,如单位成本产出率等,衡量一个销售部门的成本效益,不仅要看销售费用的降低情况,还要看每单位销售费用带来的销售额增长情况。
- 将成本考核结果与员工薪酬、晋升等挂钩,对成本控制表现优秀的部门和员工给予奖励,对成本超支且无合理原因的进行惩罚,从而激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成本控制。
成本优化和成本控制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企业需要从战略、运营、预算管理、成本分析考核等多个方面入手,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成本管理方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