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家游戏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坚持什么原则,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措施包括

欧气 3 0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原则与全面防护措施》

一、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坚持的原则

(一)安全分区原则

电力监控系统根据业务的重要性和对一次系统的影响程度进行安全分区,将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严格分开,生产控制大区又细分为控制区(安全区I)和非控制区(安全区II),安全区I主要包含调度自动化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等直接涉及电力生产控制的关键业务系统,这些系统一旦遭受攻击,可能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甚至导致大面积停电事故,安全区II则包含电力市场交易系统、电量计量系统等,其安全性要求也很高,但相对于安全区I,与电力生产控制的直接关联性稍弱,管理信息大区包括企业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主要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等事务,这种分区有助于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实施差异化的安全防护策略,防止外部攻击从低安全等级区域蔓延到高安全等级区域。

(二)网络专用原则

电力监控系统建立专用的网络通道,与外部公共网络实现物理隔离或逻辑隔离,专用网络能够有效避免来自公共网络的各类网络威胁,如互联网中的恶意软件、黑客攻击等,在电力企业内部,不同安全区域之间的网络连接也采用严格的访问控制措施,如通过防火墙、隔离装置等设备,只允许经过授权的合法数据流量通过,在生产控制大区与管理信息大区之间,部署正向和反向隔离装置,正向隔离装置允许管理信息大区的数据单向传输到生产控制大区,而反向隔离装置则严格限制生产控制大区的数据流向管理信息大区,确保生产控制大区的高安全性。

(三)横向隔离原则

横向隔离主要是指在同一安全大区内部,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隔离,例如在生产控制大区内部,控制区和非控制区之间采用防火墙等设备进行隔离,这是因为虽然同处于生产控制大区,但不同业务系统的功能和安全需求仍存在差异,控制区的业务系统对实时性和安全性要求极高,非控制区相对来说对外部数据交互的需求更多一些,通过横向隔离,可以防止某个业务系统遭受攻击后,横向蔓延到同一大区的其他业务系统,避免风险的扩散。

(四)纵向认证原则

在电力监控系统的上下级之间,如调度中心与变电站之间的通信,采用纵向认证机制,纵向认证主要通过加密技术、数字证书等手段,确保通信双方的身份合法性、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当变电站向调度中心上传电力系统运行数据时,调度中心能够通过纵向认证技术确认数据来源的真实性,防止非法设备伪装成变电站设备向调度中心发送虚假数据,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加密技术能够防止数据被窃取和篡改,保障电力监控系统运行数据的安全可靠。

二、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一)技术防护措施

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安全策略,对进出网络的数据包进行过滤,在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之间的防火墙,能够阻止来自管理信息大区的未经授权的访问请求进入生产控制大区,防火墙还可以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发现异常流量时及时发出警报,当检测到某个外部IP地址对生产控制大区的某个端口进行频繁扫描时,防火墙可以阻断该IP地址的连接,并向管理员报告这一异常行为。

2、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IDS/IPS)

IDS主要用于检测网络中的入侵行为,它通过对网络流量、系统日志等信息的分析,识别出可能的入侵企图,而IPS则在检测的基础上,能够主动采取措施来阻止入侵行为,在电力监控系统中,IDS/IPS可以部署在各个安全区域的边界以及重要业务系统的前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前端部署IPS,当检测到有黑客试图利用系统漏洞进行攻击时,IPS可以立即阻断攻击流量,保护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

3、加密技术

加密技术在电力监控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电力系统中的敏感数据,如电力调度指令、设备运行参数等,采用加密算法进行加密处理,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即使数据被窃取,由于数据是加密的,攻击者也无法获取其中的有效信息,在存储环节,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泄露后被轻易解读,采用对称加密算法(如AES算法)对电力监控系统中的实时数据进行加密传输,采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如RSA算法)对数字证书等进行加密处理,以确保通信双方的身份认证安全。

4、防病毒软件

电力监控系统中的计算机设备和服务器需要安装防病毒软件,由于电力监控系统可能会因为设备维护、数据交互等原因与外部设备有一定的连接,存在感染病毒的风险,防病毒软件能够及时检测和清除病毒,防止病毒在电力监控系统内部传播,防病毒软件需要定期更新病毒库,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型病毒威胁,在电力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计算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当员工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导入文件时,防病毒软件可以自动扫描文件,防止病毒通过移动存储设备进入电力监控系统。

(二)管理防护措施

1、人员安全管理

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离不开人员的安全管理,要对涉及电力监控系统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背景审查,确保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可靠性,对于系统的运维人员、管理人员等,要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网络安全知识、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流程等,要建立严格的权限管理制度,根据人员的岗位职能赋予相应的系统访问权限,防止越权操作。

2、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完善的电力监控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系统安全的重要举措,制度应涵盖系统的建设、运维、应急处理等各个方面,在系统建设方面,要规定系统的安全设计标准、设备选型要求等;在运维方面,明确设备巡检制度、软件升级流程等;在应急处理方面,制定应对网络攻击、系统故障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在对电力监控系统进行软件升级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测试,确保升级不会引入新的安全风险,并且在升级过程中要有详细的操作记录。

3、安全审计

安全审计是对电力监控系统安全的重要监督手段,通过安全审计,可以记录系统中的各种操作行为,包括用户登录、数据访问、设备配置修改等,安全审计系统能够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操作行为并及时发出警报,如果发现某个用户在非正常工作时间频繁登录电力监控系统中的重要业务系统并进行大量数据下载操作,安全审计系统可以判断这一行为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并通知管理员进行调查处理。

(三)物理安全防护措施

1、机房环境安全

电力监控系统的机房是系统运行的核心物理场所,必须保障机房环境的安全,机房应具备防火、防水、防潮、防尘、防静电等功能,机房内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防止火灾对机房设备造成破坏;采用空调系统控制机房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设备因温湿度不适宜而出现故障,机房的选址应考虑避免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如远离洪水、地震高发区域等。

2、设备安全

电力监控系统中的设备安全至关重要,设备应安装在安全可靠的机柜内,防止设备被非法拆卸、破坏,对于重要设备,要采用冗余设计,如服务器采用双机热备,网络设备采用冗余链路等,这样,当某个设备或链路出现故障时,冗余设备或链路可以立即接管工作,确保电力监控系统的不间断运行,要对设备的访问进行严格控制,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对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

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防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坚持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等原则,综合运用技术防护、管理防护和物理安全防护等多种措施,才能有效保障电力监控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可靠供电。

标签: #电力监控 #安全防护 #原则 #措施

黑狐家游戏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