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我国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涉密档案的解密工作日益增多,为规范涉密档案解密工作,保障信息安全,我国制定了《涉密档案解密管理办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涉密档案解密管理办法》进行解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解密原则
1、依法解密:解密工作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解密工作合法、合规。
2、保障信息安全:在解密过程中,要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泄密事件的发生。
3、分类管理:根据涉密档案的密级和保密期限,对解密工作进行分类管理。
4、公开透明:解密工作应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解密程序
1、提出申请:需解密的单位或个人,应向档案保管单位提出书面申请。
2、审查批准:档案保管单位对申请进行审查,提出初步意见,报上级档案管理部门批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解密实施:经批准后,档案保管单位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解密。
4、验收备案:解密完成后,档案保管单位对解密档案进行验收,并报上级档案管理部门备案。
解密范围
1、已过保密期限的涉密档案;
2、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以公开的涉密档案;
3、在保密期限内,因特殊情况需要解密的涉密档案。
解密方式
1、降密:将涉密档案的密级降低,但仍需保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解密:将涉密档案的密级解除,允许公开。
3、撤销:将涉密档案从档案目录中删除。
法律责任
1、解密工作违反《涉密档案解密管理办法》的,由上级档案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泄露国家秘密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涉密档案解密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于规范涉密档案解密工作,保障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档案管理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涉密档案解密管理办法》,确保解密工作依法、合规、安全、高效进行。
标签: #涉密档案解密管理办法解读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