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数据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数据安全法》于2021年9月1日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法治建设迈上新台阶,本文将从数据安全法的要求范围出发,全面解析其核心内容,以期为社会各界提供有益参考。
数据安全法要求范围概述
《数据安全法》要求范围广泛,涵盖了数据安全治理、数据收集、存储、处理、传输、共享、开放、安全事件应对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具体要求范围:
1、数据安全治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主体和责任人。
(2)制定数据安全策略,明确数据安全保护目标和措施。
(3)加强数据安全技术研发,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4)开展数据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全社会的数据安全意识。
2、数据收集
(1)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确收集数据的目的、范围和方式。
(2)采取技术措施,确保收集的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3)依法取得个人同意,不得非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3、数据存储
(1)采取技术措施,确保存储的数据安全、可靠、可追溯。
(2)定期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3)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确保敏感数据得到充分保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数据处理
(1)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确处理数据的目的、范围和方式。
(2)采取技术措施,确保处理的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3)对处理的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确保敏感数据得到充分保护。
5、数据传输
(1)采取技术措施,确保传输的数据安全、可靠、可追溯。
(2)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防止数据泄露。
(3)对传输的数据进行监控,确保传输过程安全。
6、数据共享
(1)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确共享数据的目的、范围和方式。
(2)采取技术措施,确保共享的数据安全、可靠、可追溯。
(3)对共享的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确保敏感数据得到充分保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7、数据开放
(1)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确开放数据的目的、范围和方式。
(2)采取技术措施,确保开放的数据安全、可靠、可追溯。
(3)对开放的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确保敏感数据得到充分保护。
8、数据安全事件应对
(1)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事件应对流程。
(2)及时报告、处置数据安全事件,防止事件扩大。
(3)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完善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数据安全法》要求范围全面,旨在构建数据安全治理体系,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社会各界应充分认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积极履行数据安全责任,共同守护数字时代信息安全防线。
标签: #数据安全法的要求范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