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给广大网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制定了《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守则》,本文将解读《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守则》,帮助大家提高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共同维护和谐网络环境。
1、个人信息定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守则》中,个人信息是指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2、个人信息收集原则
(1)合法、正当、必要原则: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2)明确告知原则:收集个人信息时,应当向信息主体明确告知收集的目的、方式、范围、期限等信息。
(3)最小化原则: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所必需的范围和限度。
3、个人信息使用原则
(1)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2)明确告知原则:使用个人信息时,应当向信息主体明确告知使用目的、方式、范围、期限等信息。
(3)最小化原则: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所必需的范围和限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个人信息存储原则
(1)安全存储原则:存储个人信息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损毁、篡改等。
(2)定期清理原则:存储个人信息应当定期清理,对于不再需要的个人信息,应当及时删除或者匿名化处理。
5、个人信息跨境传输原则
(1)合法、正当、必要原则:跨境传输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2)明确告知原则:跨境传输个人信息时,应当向信息主体明确告知传输的目的、方式、范围、期限等信息。
(3)安全保障原则:跨境传输个人信息应当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其他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6、个人信息主体权利
(1)知情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了解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储、跨境传输等情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访问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访问自己的个人信息。
(3)更正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更正不准确或者不完整的个人信息。
(4)删除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删除自己的个人信息。
(5)限制处理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要求限制对自己的个人信息进行处理。
(6)反对权:个人信息主体有权反对对自己的个人信息进行处理。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守则》的出台,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要提高个人信息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守则,共同维护和谐网络环境,相关部门和企业也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切实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责任,为我国个人信息安全事业贡献力量。
标签: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守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