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农业资源利用率:内涵、相关要素与重要意义》
一、农业资源利用率所属大类
农业资源利用率属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个大类,在当今全球面临人口增长、资源有限和环境压力的背景下,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核心目标,而农业资源利用率是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关键指标之一。
二、农业资源利用率的概念内涵
(一)土地资源利用率
1、从种植角度来看
- 土地资源利用率反映了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实际用于农业生产(如农作物种植、果园建设等)的比例,在一块100亩的土地上,如果有80亩用于种植粮食作物,10亩用于修建灌溉设施和道路等农业生产必需的基础设施,还有10亩处于闲置状态,那么土地的种植利用率就是80%,合理的轮作制度、间作套种等方式都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种植利用率,在我国南方地区,稻 - 菜轮作模式,既充分利用了土地在不同季节的生产能力,又能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2、从空间利用角度
- 还包括土地的立体利用,如在一些山区,通过发展林 - 药复合经营模式,在树林下种植中药材,树木的上层空间进行光合作用,而林下的阴凉环境适合喜阴的中药材生长,这就充分利用了土地的垂直空间,提高了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二)水资源利用率
1、农业灌溉方面
- 水资源利用率是指实际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灌溉水量与总灌溉水量的比例,传统的漫灌方式水资源利用率较低,大量的水在灌溉过程中由于蒸发、渗漏等原因损失掉,而现代的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能够精准地将水输送到作物根部,减少了水资源的无效损耗,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在以色列,广泛采用滴灌技术,其农业用水的有效利用率达到了90%以上。
2、水资源循环利用
- 还包括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循环利用,如在一些大型养殖场,对畜禽粪便进行处理后产生的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可以再次用于灌溉农田或者冲洗养殖场舍,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体系中的整体利用率。
(三)农业能源利用率
1、农业机械能源利用
- 在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的能源利用率至关重要,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在作业过程中,消耗的燃油或电能转化为有用功(如耕地、收割作物等)的比例就是农业机械能源利用率,新型的节能型农业机械通过优化发动机设计、改进传动系统等方式,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
2、农业生产设施能源利用
- 对于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设施,能源利用率体现在对加热、照明等能源的有效利用上,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合理的采光设计和智能化的温度、光照控制设备,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在农业设施中的利用率。
三、影响农业资源利用率的因素
(一)技术因素
1、先进的农业技术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关键,如精准农业技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等,精确地获取农田土壤、作物生长等信息,从而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等操作,大大提高了肥料和水资源的利用率。
2、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对农业资源利用率有重要影响,培育出抗病虫害、耐旱、耐盐等优良性状的农作物品种,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管理因素
1、农业生产的组织管理水平影响资源利用率,在一些大型的农业企业或合作社,通过科学的生产计划、合理的资源调配和有效的质量控制,可以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统一采购农资可以降低成本,合理安排种植和养殖结构可以提高土地和饲料资源的利用率。
2、土地管理制度也会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率,明确的土地产权制度可以激励农民对土地进行长期投资和合理利用,而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则有利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三)社会经济因素
1、农产品市场价格影响农民对资源利用的决策,如果某种农产品价格较高,农民可能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如肥料、灌溉水等)来提高产量,但如果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相反,如果农产品价格较低,农民可能会减少资源投入,导致土地等资源的闲置或低效利用。
2、农村劳动力素质也与农业资源利用率密切相关,高素质的劳动力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从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民能够正确操作农业机械和灌溉设备,提高能源和水资源的利用率。
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粮食安全
1、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可以在有限的土地、水资源等条件下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和农产品,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持续增加,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增加粮食产量,确保国家和全球的粮食安全,在一些耕地资源稀缺的国家,通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土地的复种指数等方式,实现了粮食的稳定供应。
2、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如科学施肥、精准灌溉等,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营养成分含量和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二)促进环境保护
1、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化肥利用率可以减少化肥的过量使用,从而降低土壤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的发生概率。
2、高效的水资源利用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保护河流、湖泊等水资源生态环境,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防止过度开垦、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等,可以保护土壤结构和生物多样性。
(三)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1、从经济效益角度看,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肥料利用率等都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投入成本,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2、有利于增强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在全球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能够高效利用资源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农产品的农业生产者将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推动整个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