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利用率不高的多面呈现:剖析其表现形式》
一、能源资源方面
(一)电力资源
1、过度照明
在许多商业建筑和公共设施中,存在过度照明的现象,一些大型商场即使在白天顾客流量较少的时候,也会将所有的照明设备全部打开,而没有根据自然采光情况合理调整,有些办公室区域,即使员工已经下班离开,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处于关闭状态,但照明灯具却彻夜长明,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电力,也增加了不必要的运营成本。
2、设备空转
工业领域中,一些电机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空转时间过长,比如在流水生产线上,由于生产工序的衔接不紧密或者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不完善,当某个工序暂时停止时,与之相关的电机设备没有及时停止运行,而是继续空转消耗电能,据统计,在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中,设备空转所浪费的电力可能占到总用电量的5% - 10%。
(二)化石能源
1、低效率燃烧
在小型锅炉和取暖设备中,常常出现化石燃料低效率燃烧的情况,一些老旧的小区锅炉房,由于设备老化、缺乏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煤炭燃烧不完全,这不仅导致能源的大量浪费,还会产生更多的污染物,同样,在一些农村地区使用的传统炉灶,对柴薪或煤炭的利用效率极低,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周围环境中。
2、能源传输损耗
在化石能源的传输过程中,由于管道老化、保温措施不当等原因,也会造成资源利用率不高,一些城市的天然气输送管道,如果缺乏定期的维护和更新,在输送过程中就会有大量的天然气泄漏,石油在长距离管道运输时,因管道腐蚀、油泵效率低等因素,也会产生较高的运输损耗,导致最终到达使用端的能源量减少,整体资源利用率降低。
二、土地资源方面
(一)城市土地
1、土地闲置
在城市建设中,存在大量土地闲置的情况,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囤地,获取土地使用权后,由于资金链断裂、市场预期变化等原因,迟迟不进行开发建设,还有一些城市的工业园区,由于前期规划不合理,招商引资不成功,导致大片土地荒芜,长满杂草,而这些土地本可以用于其他生产建设或者公共设施建设。
2、低容积率利用
许多城市中心区域的土地没有得到高效的容积率利用,一些老旧的商业区建筑多为低矮的平房或者层数较少的楼房,没有充分利用土地的垂直空间,虽然这些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但土地的商业价值没有被最大化挖掘,单位土地面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较低。
(二)农业土地
1、粗放式耕种
在农业生产方面,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粗放式耕种的模式,一些农民习惯广种薄收,不注重土地的精细化管理,没有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导致水资源浪费和土地肥力流失,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在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仍然较为常见,这种灌溉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而且会使土壤中的养分随着水分的下渗而流失,降低土地的肥力和生产能力。
2、土地碎片化
由于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农村土地碎片化现象严重,小块的土地不利于大型农业机械的作业,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降低了农业生产效率,在一些丘陵地区,土地被分割成众多小块,农民只能使用小型农具进行耕种,无法发挥大型联合收割机、播种机等设备的优势,导致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大打折扣。
三、水资源方面
(一)工业用水
1、直排与重复利用率低
许多工业企业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这不仅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较低,一些传统的纺织企业,在印染工序中使用大量的水,而这些水经过简单处理后就可以再次用于其他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序,但企业却没有建立完善的水循环系统,导致大量水资源白白浪费。
2、冷却系统低效
在火力发电、化工等行业,冷却系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一些企业的冷却设备老化,冷却方式落后,需要不断地补充大量的新鲜水来维持冷却效果,一些老式的火力发电厂采用直流冷却系统,将大量的水一次性通过冷却设备后就直接排放,而没有采用更为先进的循环冷却系统,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
(二)生活用水
1、家庭用水浪费
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用水浪费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居民在刷牙、洗脸时不关水龙头,任由水白白流淌;一些家庭的洗衣机、洗碗机等用水设备没有根据实际衣物或餐具数量合理设置用水量,造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一些老旧小区的供水系统存在跑冒滴漏现象,由于管道老化、缺乏维护,大量的水在输送过程中流失。
2、公共设施用水管理不善
在公共场所,如学校、公园等,用水管理不善也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不高,一些学校的卫生间冲水设备经常出现故障,导致长流水现象;公园中的灌溉系统如果没有采用智能化控制,可能会在雨天或者土壤湿度已经足够的时候仍然进行灌溉,浪费大量的水资源。
四、人力资源方面
(一)企业内部
1、人才错配
在企业内部,常常出现人才错配的情况,一些具有高学历和专业技能的员工被安排在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岗位上,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而一些缺乏相关技能的员工却被安排在需要一定专业能力的岗位上,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这种人才错配不仅浪费了员工的潜力,也降低了企业整体的运营效率。
2、员工闲置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需求波动或者生产计划不合理,会出现员工闲置的情况,一些季节性生产的企业,在淡季时没有合理安排员工进行培训或者从事其他辅助性工作,而是让员工处于无工作可做的状态,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社会层面
1、就业结构不合理
从社会层面来看,就业结构不合理也是人力资源利用率不高的表现,一些地区存在大量劳动力集中在传统农业或者低附加值的制造业中,而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却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量年轻人从事传统的农业劳作,而当地的互联网产业、金融科技等新兴行业却难以吸引到足够的人才,导致人力资源在不同产业之间的配置失衡,整体社会的生产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2、教育与就业脱节
教育与就业脱节也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当前的教育体系在某些方面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一些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导致毕业后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这些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没有转化为有效的社会生产力,从而降低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资源利用率不高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涉及能源、土地、水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要提高资源利用率,需要从技术创新、管理优化、政策引导等多个角度入手,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