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国企:本质依然具备国企属性》
混合所有制国企当然算国企,以下从多个方面来阐述这一观点。
一、从产权结构角度
混合所有制国企是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企业形式,虽然有非国有资本的参与,但国有资本仍然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国有资本的主导性可以体现在股权比例上,例如在很多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处于控股地位,这种控股地位意味着在企业的重大决策方面,如战略规划、投资方向等,国有资本能够发挥决定性的影响力。
即使在国有资本不绝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本往往也能通过特殊的股权安排或协议安排保障自身权益并对企业施加关键影响,比如在一些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凭借自身在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对企业的经营方向、质量把控等依然有着很强的话语权,这与传统国企在对国民经济关键领域的掌控目标是一致的,从产权结构的根源上体现了其国企的属性。
二、从社会责任承担方面
1、宏观经济稳定贡献
混合所有制国企如同传统国企一样,在宏观经济稳定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在经济衰退期,混合所有制国企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在政府实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经济时,混合所有制国企会积极参与其中,像一些混合所有制的建筑企业,国有资本的存在使得企业在承接大型基建项目时,更注重项目的社会效益而非单纯的利润考量,它们会按照国家的规划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项目,即使在项目面临成本压力或者短期收益不高的情况下,也不会轻易放弃,这有助于稳定就业、拉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对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
2、保障就业与员工权益
在保障就业方面,混合所有制国企同样表现出国企的特征,混合所有制国企往往不会像一些纯粹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民营企业那样轻易裁员,它们会积极响应国家的就业政策,吸纳一定比例的当地劳动力就业,并且在员工权益保障方面,混合所有制国企遵循国企的优良传统,提供相对完善的劳动保障、职业培训和晋升渠道,例如在混合所有制的制造业企业中,员工能够享受到法定的福利,企业还会投入资金进行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这不仅有利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也体现了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是国企属性的重要体现。
三、从战略意义与国家政策导向来看
1、国家战略执行
混合所有制国企是国家实施战略布局的重要载体,在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混合所有制国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在能源、交通还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混合所有制国企积极参与海外项目投资和建设,国有资本的战略眼光和政策导向与非国有资本的市场灵活性相结合,使得混合所有制国企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环境,在海外拓展业务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技术、标准和文化的输出,这与国企在国家战略执行方面的传统使命高度契合。
2、产业升级引领
在国内产业升级的进程中,混合所有制国企也承担着引领的责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例,混合所有制的科技企业中,国有资本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持,包括资金、土地、政策扶持等,这些企业利用非国有资本的创新活力和市场敏感度,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这一过程中,混合所有制国企在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的引领作用与国企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产业发展的使命相符。
四、从公司治理结构来看
混合所有制国企的公司治理结构虽然融合了多种所有制资本的治理理念,但仍然保留了国企治理的核心特征,在企业的党组织建设方面,混合所有制国企依然重视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组织在企业中负责监督企业的经营方向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确保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偏离社会责任和国家战略目标。
在决策机制上,混合所有制国企在重大决策时会综合考虑各方利益,但国有资本的权益和国家利益始终是重要考量因素,例如在企业涉及到重大资产重组或者海外投资等决策时,除了遵循市场的决策流程,还需要经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相关机构的审核和监督,以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国家战略利益不受损害,这一决策机制体现了混合所有制国企在公司治理方面依然具有国企的属性。
混合所有制国企从产权结构、社会责任、战略意义以及公司治理等多个方面都具备国企的本质属性,是国企在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种创新形式。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