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吸痰技术是临床护理中一项重要的操作技能,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昏迷、麻醉后、新生儿窒息等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吸痰操作过程中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呼吸道感染、喉部损伤、心律失常等,本文旨在探讨吸痰技术操作要领及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吸痰技术操作要领
1、环境准备:选择安静、清洁、光线充足的操作环境,确保患者舒适。
2、物品准备:吸痰器、吸痰管、生理盐水、无菌手套、口罩、消毒液等。
3、操作步骤:
(1)戴好口罩、手套,核对患者信息。
(2)连接吸痰器,检查吸痰管是否通畅。
(3)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吸痰管直径,一般成人选择12-14号,儿童选择8-10号。
(4)向吸痰管内注入少量生理盐水,润滑吸痰管。
(5)将吸痰管插入患者气管,深度约为气管隆突下2-3c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6)轻柔旋转吸痰管,负压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7)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呛咳、紫绀等,应立即停止操作。
(8)吸痰完毕后,将吸痰管退出,并再次注入生理盐水冲洗。
(9)操作完毕,洗手、记录。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1、呼吸道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手卫生,定期更换吸痰管。
预防措施:加强患者口腔护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处理方法:根据病原学检测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2、喉部损伤:操作过程中注意轻柔,避免过度用力。
预防措施:提高护士操作技能,加强培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处理方法:局部涂抹碘甘油等药物,缓解疼痛。
3、心律失常: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
预防措施:加强护士责任心,提高操作技能。
处理方法: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治疗,如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4、低氧血症: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如出现下降,应立即停止操作。
预防措施:加强吸痰前后的氧气吸入,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
处理方法:给予吸氧、呼吸支持等治疗。
吸痰技术是临床护理中一项重要的操作技能,掌握正确的操作要领及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方法,对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吸痰技术操作要领及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方法的探讨,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参考,以提高护理水平。
标签: #吸痰技术操作及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