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合规性审查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规范企业合规性审查工作,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目的与原则
1、目的:本管理办法旨在通过建立健全合规性审查制度,强化企业内部合规管理,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内部规章制度,有效防范和化解合规风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原则:
(1)依法合规:企业合规性审查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内部规章制度。
(2)全面覆盖:合规性审查应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确保不留死角。
(3)风险导向:重点关注企业面临的主要合规风险,有针对性地开展审查工作。
(4)责任明确:明确企业合规性审查的职责分工,确保审查工作落到实处。
组织架构与职责
1、组织架构:企业应设立合规性审查委员会,负责企业合规性审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职责:
(1)合规性审查委员会:负责制定企业合规性审查制度,组织审查工作,协调各部门履行合规职责。
(2)合规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合规性审查工作,包括审查方案制定、审查过程管理、审查结果处理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配合合规管理部门开展合规性审查工作。
1、审查内容:
(1)法律法规合规性:审查企业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
(2)内部规章制度合规性:审查企业内部规章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情况是否到位。
(3)合同合规性:审查企业签订的合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是否存在潜在风险。
(4)业务流程合规性:审查企业业务流程是否符合合规要求,是否存在违规操作。
2、审查程序:
(1)制定审查方案:合规管理部门根据审查内容,制定详细的审查方案。
(2)组织实施审查:各部门按照审查方案,组织开展审查工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审查结果处理:合规管理部门对审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监督整改落实。
(4)总结与反馈:合规性审查委员会对审查工作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报告,并及时向企业高层汇报。
监督与考核
1、监督:企业应建立健全合规性审查监督机制,确保审查工作顺利进行。
2、考核:企业应将合规性审查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审查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附则
1、本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本管理办法由企业合规性审查委员会负责解释。
3、本管理办法如与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相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为准。
通过本管理办法的实施,企业将构建起全面的风险防控体系,提高合规管理水平,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标签: #合规性审查管理办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