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是新时代企业发展的核心资产,数据采集作为数据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对企业战略决策、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规范企业数据采集行为,确保数据采集的合规性、安全性、准确性,特制定本制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各部门、子公司、分支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遵循的原则、程序和规范。
数据采集原则
1、合法性原则:数据采集活动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个人隐私,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2、诚信原则:数据采集过程中,应诚实守信,不得采取欺诈、误导等不正当手段。
3、实用性原则:数据采集应满足企业实际需求,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
4、安全性原则:数据采集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数据安全。
5、可持续性原则:数据采集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利用数据资源。
数据采集程序
1、需求分析:各部门根据业务需求,提出数据采集计划,明确数据采集目的、范围、内容、时间等。
2、项目立项:企业相关部门对数据采集计划进行审核,批准后正式立项。
3、制定方案:根据项目需求,制定数据采集方案,包括数据来源、采集方法、数据处理、存储、传输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数据采集:按照方案执行数据采集工作,确保数据质量。
5、数据审核: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
6、数据存储:将审核合格的数据存储到企业数据仓库,实现数据共享。
7、数据使用:各部门根据业务需求,合理使用数据,确保数据安全。
数据采集规范
1、数据来源:数据采集应从合法渠道获取,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2、数据采集方法:根据数据特点,采用合适的采集方法,如人工采集、自动化采集等。
3、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整合等处理,确保数据质量。
4、数据存储:采用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方式,确保数据安全。
5、数据传输:采用加密传输方式,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采集责任
1、数据采集负责人: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数据采集工作,确保数据采集任务的顺利完成。
2、数据采集人员:负责具体实施数据采集任务,确保数据采集质量。
3、数据审核人员: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质量。
4、数据管理人员:负责数据存储、备份、恢复等工作,确保数据安全。
附则
1、本制度由企业数据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企业各部门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数据采集工作的规范、有序、高效。
4、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企业数据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和完善。
标签: #数据采集管理制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