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数据治理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剖析》
一、数据标准制定环节
在会计数据治理能力建设中,数据标准制定是基础性且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旨在统一会计数据的格式、定义、编码等要素。
从数据格式来看,需要明确规定诸如电子表格中数据的排列方式,是按列存储不同属性的数据,还是以特定的行列组合来呈现会计分录等信息,对于数据定义,每一个会计科目、财务指标都要有清晰、准确且唯一的解释。“流动资产”不能在不同的业务场景或部门中有不同的内涵,在编码方面,为会计科目、供应商、客户等建立标准化的编码体系,像以数字编码的方式,对不同级别的会计科目进行编码,一级科目可能以1 - 4位数字表示,二级科目在一级科目的基础上增加数位等,这样在整个企业集团内部,不同子公司、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才能实现有效的整合与共享,如果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就如同混乱的拼图碎片,无法准确拼凑出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全貌。
二、数据质量管理环节
数据质量是会计数据治理的核心要求,数据质量管理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等多方面的管理。
准确性要求会计数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交易和状况,每一笔收入和支出的记录必须精确无误,不能存在数据录入错误或者故意篡改数据的情况,完整性则意味着所有相关的会计数据都应该被记录,不能有遗漏,从原始凭证的收集到会计账簿的登记,再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个环节的数据都要完整,在固定资产核算中,不仅要记录固定资产的购买价格,还要记录其折旧方法、使用年限、预计残值等相关信息,一致性方面,要求在不同的财务文档和流程中,数据保持一致,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数据应该与存货明细账簿中的数据一致,并且在不同会计期间的核算方法保持稳定,以确保数据在时间序列上的可比性,为了保证数据质量,企业需要建立数据质量审核机制,定期对会计数据进行检查和校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三、数据安全管理环节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数据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在数据安全管理环节,要从多个方面保障会计数据的安全。
物理安全,存放数据的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设施要放置在安全的环境中,有防火、防水、防盗等措施,其次是网络安全,要防止会计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取、篡改或者遭受恶意攻击,采用加密技术对会计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建立防火墙阻止非法网络访问,再者是访问控制安全,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特定的会计数据,根据员工的岗位职能设定不同的访问权限,如财务经理可以访问所有的财务数据,而普通会计人员只能访问与其工作相关的数据,要建立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数据丢失或损坏情况,定期对会计数据进行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存储在异地的数据中心,一旦本地数据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恢复数据,确保企业财务业务的连续性。
四、数据集成与共享环节
在企业内部,会计数据往往分散在各个业务系统中,如销售系统、采购系统、库存系统等,数据集成与共享环节就是要打破这些数据孤岛,实现会计数据与其他业务数据的有效整合和共享。
从数据集成的角度看,要建立数据接口,将不同系统中的数据抽取、转换并加载到数据仓库或者数据湖中,销售系统中的销售收入数据、采购系统中的采购成本数据可以集成到财务系统中,以便准确计算利润,在数据共享方面,要确保各个部门之间能够及时获取所需的会计数据,同时又要遵循数据安全和权限管理的要求,企业的预算部门在制定预算时,需要获取历史会计数据作为参考,而市场部门在进行市场决策时,可能需要了解产品成本等会计信息,通过建立企业级的数据共享平台,可以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促进企业内部的协同工作,避免因数据不通畅而导致的决策失误和工作效率低下。
五、元数据管理环节
元数据是描述会计数据的数据,元数据管理在会计数据治理能力建设中有着独特的意义。
元数据可以记录会计数据的来源、数据的转换规则、数据的所有者等重要信息,对于财务报表中的某个数据项,元数据可以表明它是从哪些原始凭证汇总而来,经过了哪些计算和调整,在数据仓库中,元数据管理有助于数据的组织和检索,通过元数据,数据管理员可以清楚地了解数据仓库中数据的结构和关系,方便进行数据的维护和更新,元数据也是数据质量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元数据可以发现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果元数据显示某一数据的转换规则被频繁修改,可能意味着数据处理存在问题或者业务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元数据管理系统,对元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定期更新和维护,以确保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六、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环节
会计数据如同其他数据一样,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包括数据的创建、存储、使用、共享、归档和销毁等阶段。
在数据创建阶段,要遵循数据标准,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安全属性被植入,在创建新的会计凭证时,按照既定的编码和格式要求录入数据,存储阶段,要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和存储介质,如热数据存储在高速存储设备中以便快速访问,冷数据可以存储在成本较低的大容量存储设备中,在使用和共享阶段,要遵循数据安全和权限管理规定,当数据不再经常使用但又需要保存以备审计等目的时,进入归档阶段,企业要建立数据归档制度,明确归档的数据范围、归档的存储位置和检索方式,当数据达到规定的保存期限且没有继续保存的必要时,要进行安全的销毁,确保数据不会被非法获取或利用,通过对会计数据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可以提高数据的管理效率,降低数据管理成本,同时满足企业合规性的要求。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