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保护个人数据安全与隐私,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将解析我国个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法律依据,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我国个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法律依据概述
1、宪法层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2、法律层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安全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其中涉及个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有:
第四十二条: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第四十三条: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我国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其中涉及个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有:
第四条: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处理个人信息。
第十五条:个人信息处理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明确告知被收集者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第十七条: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行政法规层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实施条例》
《网络安全法实施条例》对《网络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细化,其中涉及个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有:
第二十二条: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第二十三条: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条例》
《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条例》对《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细化,其中涉及个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有:
第十六条:个人信息处理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第十七条: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4、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层面
(1)《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是我国个人信息安全领域的规范性文件,其中涉及个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有:
第四条: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第五条: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2)《网络运营者个人信息保护管理规定》
《网络运营者个人信息保护管理规定》对网络运营者个人信息保护义务进行了明确,其中涉及个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有:
第四条: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
第五条: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我国个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法律体系已初步建立,但仍需不断完善,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继续加强立法工作,提高法律实施效果,切实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权益。
标签: #个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法律依据是什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