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向手机报警设置全攻略:保障安全无死角》
在当今社会,安全意识日益增强,无论是家庭还是商业场所,人们都希望能够实时掌握监控区域的动态,并且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得到通知,设置监控向手机报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式,以下将详细介绍如何进行相关设置。
一、选择合适的监控设备
1、摄像头类型
- 网络摄像头(IP Camera):这类摄像头通过网络连接,可以方便地与手机进行通信,它们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活的安装方式,一些室外网络摄像头可以防水防尘,适用于监控房屋周边的安全状况。
- 智能摄像头:通常集成了更多的智能功能,如人形检测、移动追踪等,像小米、萤石等品牌的智能摄像头,不仅可以进行基本的视频监控,还能根据预设规则触发报警并向手机发送通知。
2、功能需求考虑
- 存储功能:选择支持本地存储(如SD卡)或者云存储的摄像头,云存储可以确保即使摄像头被破坏,视频数据也能得到保存。
- 夜视功能:如果需要在夜间进行监控,具有红外夜视功能的摄像头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在低光照条件下清晰地看到监控区域的情况。
二、监控设备与手机连接
1、Wi - Fi连接(针对网络摄像头)
- 将摄像头接通电源,按照摄像头说明书上的指示,进入摄像头的设置界面,一般可以通过手机扫描摄像头上的二维码或者在手机应用商店中搜索对应的摄像头APP进行下载安装。
- 在APP中,选择添加设备,然后按照提示输入家中Wi - Fi的名称和密码,确保摄像头与手机连接的Wi - Fi网络稳定,信号强度良好,如果Wi - Fi网络采用了加密方式,要准确输入密码,避免连接失败。
2、账号注册与绑定
- 大多数监控设备都需要注册账号,在APP中注册账号后,将摄像头绑定到该账号下,这一步骤可能需要输入摄像头的设备序列号或者扫描设备上的条形码等信息,以确保设备的唯一性识别。
- 完成绑定后,就可以在手机上远程查看摄像头的实时画面了。
三、设置报警规则
1、移动检测报警
- 在摄像头的APP设置中,找到“移动检测”功能选项,开启该功能后,可以调整移动检测的灵敏度,如果灵敏度设置过高,可能会因为风吹草动(如树叶晃动)就触发报警;如果设置过低,可能会错过一些重要的移动事件。
- 一般可以将检测区域进行自定义,对于监控门口的摄像头,可以只设置门口区域为移动检测区域,避免其他无关区域的干扰,当检测到设定区域内有物体移动时,摄像头会根据设置向手机发送报警通知。
2、声音检测报警
- 部分摄像头支持声音检测报警,开启此功能后,摄像头会对监控区域内的异常声音进行检测,当监控区域内出现玻璃破碎声或者大声呼喊声时,摄像头会触发报警并通知手机,同样,可以对声音检测的灵敏度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监控环境。
3、人形检测报警(智能摄像头)
- 人形检测是智能摄像头的一项高级功能,它利用算法识别监控画面中的人形轮廓,开启人形检测报警后,只有当检测到有人形物体在监控区域内活动时,才会向手机发送报警通知,这有助于减少因小动物等非人类物体活动而产生的误报警情况。
四、手机报警通知设置
1、通知权限设置(手机端)
- 在手机的系统设置中,确保允许摄像头APP发送通知,对于安卓手机,一般在“设置” - “应用管理” - 找到对应的摄像头APP - “通知管理”中,开启允许通知的选项,对于iPhone,在“设置” - “通知”中找到摄像头APP,打开通知权限,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设置通知的显示方式,如横幅通知、声音通知或者震动通知等。
2、报警消息定制
- 在摄像头APP中,还可以对报警消息进行定制,可以设置报警消息包含的内容,如是否显示监控画面的截图、报警发生的时间等,有些APP还支持设置报警消息的推送频率,避免因为短时间内多次报警而造成手机通知栏的拥堵。
五、网络与安全保障
1、网络稳定性维护
- 为了确保监控设备能够及时向手机报警,稳定的网络是关键,定期检查家中Wi - Fi路由器的工作状态,避免路由器过热或者受到干扰,如果可能的话,可以设置路由器的定时重启功能,以保持网络的稳定运行。
- 对于采用4G/5G网络连接的移动监控设备,要确保移动数据套餐有足够的流量并且信号覆盖良好。
2、安全防范措施
- 加强摄像头账号和Wi - Fi网络的安全防护,设置强密码,避免使用简单的数字组合或者生日等容易被破解的密码,定期更新摄像头的固件,以修复可能存在的安全漏洞。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成功设置监控向手机报警,让您随时随地掌握监控区域的情况,为家庭、商业场所等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无论是防范盗窃、监控老人小孩的安全,还是对办公区域进行管理,这种监控报警系统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