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学生压力测试量表的编制方法》
明确测试目的
在制作学生压力测试量表之前,必须清晰地确定测试目的,是要全面了解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压力,还是包括社交、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如果重点关注学业压力,量表就需要围绕课程难度、作业量、考试频率等因素展开,如果是综合压力,那么就需要涵盖学校、家庭、同伴关系、自我期望等多个领域的压力源,明确目的是量表编制的基础,它将指导后续的所有步骤。
确定压力源维度
1、学业相关
- 课程负担:包括每天的课程数量、课程的难易程度等,设置问题“你每天觉得课程安排得是否过于紧凑?A.非常紧凑,难以应付;B.有点紧凑,但还能适应;C.比较宽松”。
- 作业和考试:像“每周你完成作业大约需要多长时间?A.超过10小时;B.5 - 10小时;C.少于5小时”,以及“每次考试前你感到焦虑的程度如何?”等问题。
2、社交方面
- 同伴关系:可以有“你是否经常担心与同学相处不融洽?A.总是担心;B.偶尔担心;C.从不担心”这样的问题,还可以涉及到在群体中的孤独感等情况。
- 师生关系:如“你是否害怕向老师提问或寻求帮助?A.非常害怕;B.有点害怕;C.不害怕”。
3、家庭因素
- 家庭期望:“你觉得家人对你的学习成绩期望是否过高?A.过高,压力很大;B.比较合理;C.没有感觉有特别期望”。
- 家庭氛围:“你家庭中的氛围通常是怎样的?A.紧张压抑;B.比较和谐;C.非常轻松愉快”。
4、自我期望与成长压力
- 自我目标:“你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否让你感到很大的压力?A.是的,压力巨大;B.有一点压力;C.没有压力,很明确自己的方向”。
编写题目
1、语言简洁易懂
- 题目要使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复杂的词汇,不要使用心理学专业术语如“应激源”等,而要用简单的“让你感到紧张的事情”之类的表述。
2、避免歧义
- 每个题目只能有一个明确的含义,你在学校是否感到压力?”这个问题就比较模糊,因为没有具体指出是哪方面的压力,更好的表述可以是“你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方面是否感到压力?”
3、正向与反向题目相结合
- 除了正向表述的题目,如“你经常因为作业多而失眠吗?”也需要有反向题目,像“即使作业很多,你也能轻松入睡吗?”这样可以防止学生习惯性地只选择某一种答案倾向,提高量表的准确性。
设置答案选项
1、采用合适的量表形式
- 通常可以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例如设置5个选项:非常符合、比较符合、一般、不太符合、完全不符合,这种量表形式可以很好地量化学生的压力感受程度。
2、确保答案的穷尽性和互斥性
- 答案选项要能够涵盖所有可能的情况,并且不能有重叠,例如在回答“你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满意程度如何?”时,不能出现既可以选择“满意”又可以选择“比较满意”的模糊情况。
进行预测试
1、选择样本
- 选取一小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样本进行预测试,这些学生应该来自不同年级、不同学习成绩水平和不同家庭背景等,以确保量表的适用性广泛。
2、分析结果
- 对预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查看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是否有题目理解困难、答案分布不合理等情况,如果发现很多学生对某个题目回答不清晰或者答案集中在某一两个选项,就需要对该题目进行修改或调整。
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1、信度检验
- 可以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方法,如克伦巴赫α系数(Cronbach's alpha),系数达到0.7以上,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信度检验的目的是确保量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即同一个学生在不同时间使用该量表进行测试,结果应该是相似的。
2、效度检验
- 内容效度:请专家对量表内容进行评估,看是否涵盖了所有应该测量的压力方面,教育心理学专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判断量表是否全面反映了学生的压力来源。
- 结构效度:通过因子分析等方法,检验量表的结构是否合理,看学业压力、社交压力等不同维度是否能够有效区分开来,如果效度检验结果不理想,就需要对量表进行调整和完善。
量表的标准化与常模建立
1、标准化
- 确定量表的使用规范,包括测试的环境、指导语等,测试环境应该安静、舒适,指导语要清晰明确,告诉学生如何回答问题等。
2、常模建立
- 在大规模的学生样本中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建立常模,常模可以作为比较的标准,例如可以知道某个学生的压力水平在同年龄、同年级学生中的相对位置,这样可以更科学地解释量表的测试结果,为学生压力的评估和干预提供依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