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妇幼卫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总则
1、为加强妇幼卫生信息安全管理,保障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保护妇女儿童健康相关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卫生行业信息安全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参与妇幼卫生信息收集、存储、传输、使用和管理等工作的所有单位和个人。
信息安全管理组织与职责
1、成立信息安全管理小组
- 妇幼卫生机构应设立信息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包括信息部门负责人、妇幼保健业务骨干、网络安全技术人员等。
- 信息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制定信息安全策略、规划,协调信息安全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监督信息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
2、明确各部门职责
- 信息部门负责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的技术维护,包括网络安全防护、系统漏洞修复、数据备份与恢复等。
- 妇幼保健业务部门负责提供准确的妇幼卫生信息数据,确保数据的来源合法、内容真实,并遵守信息安全相关规定进行数据的使用和共享。
- 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信息安全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对违反信息安全制度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人员信息安全管理
1、人员安全意识培训
- 定期组织全体员工参加信息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信息安全意识、妇幼卫生信息系统操作规范等。
- 新员工入职时,必须接受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人员权限管理
- 根据员工的工作职责和岗位需求,严格分配信息系统访问权限。
- 员工离职或岗位变动时,应及时调整或取消其信息系统访问权限。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1、系统建设与维护安全
- 在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安全设计原则,选用安全可靠的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
- 建立信息系统安全维护制度,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检查、漏洞扫描和性能优化。
2、网络安全管理
- 部署网络安全防护设备,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防止网络攻击和非法入侵。
- 对妇幼卫生信息网络进行分区管理,不同安全级别的区域之间应进行有效的安全隔离。
3、数据安全管理
- 对妇幼卫生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明确不同级别数据的安全保护要求。
- 采用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
- 建立数据备份制度,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安全的介质和地点,并进行定期测试和恢复演练。
信息安全应急管理
1、应急预案制定
- 制定妇幼卫生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应急响应人员职责等。
2、应急演练
- 定期组织信息安全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事件报告与处理
- 发生信息安全事件时,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监督与考核
1、监督检查
- 信息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对妇幼卫生信息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考核评价
- 将信息安全工作纳入单位绩效考核体系,对在信息安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信息安全制度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处罚。
附则
1、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本制度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发展情况适时修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