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课程名称及编号
1、电子商务概论(020101)
2、网络营销(020102)
3、数据分析与应用(020103)
4、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管理(020104)
5、供应链管理(020105)
6、电子商务法律法规(020106)
7、电子商务项目管理(020107)
8、移动电子商务(020108)
9、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020109)
10、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020110)
11、电子商务创业实务(020111)
12、国际电子商务(020112)
13、实验课程(020201)
课程性质与学分
1、电子商务概论(公共课,2学分)
2、网络营销(专业基础课,3学分)
3、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基础课,3学分)
4、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管理(专业基础课,3学分)
5、供应链管理(专业基础课,3学分)
6、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专业基础课,2学分)
7、电子商务项目管理(专业基础课,2学分)
8、移动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课,2学分)
9、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专业基础课,2学分)
10、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专业核心课,3学分)
11、电子商务创业实务(专业核心课,2学分)
12、国际电子商务(专业拓展课,2学分)
13、实验课程(实践环节,4学分)
课程目标
1、电子商务概论: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发展趋势,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应用。
2、网络营销:使学生掌握网络营销的基本原理、策略和方法,能够运用网络营销手段为企业或个人进行营销推广。
3、数据分析与应用:使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据分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管理: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模式、管理方法,具备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管理能力。
5、供应链管理: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
6、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提高法律意识,保障电子商务活动合法合规。
7、电子商务项目管理: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提高项目管理能力。
8、移动电子商务:使学生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应用场景,掌握移动电子商务的运营策略。
9、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的基本知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保障交易安全。
10、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
11、电子商务创业实务: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创业的基本流程、风险与机遇,提高创业能力。
12、国际电子商务:使学生了解国际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掌握国际电子商务的运营策略。
13、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1、电子商务概论: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技术和应用。
2、网络营销:采用讲授、案例教学、实践操作等方法,使学生掌握网络营销的基本原理、策略和方法。
3、数据分析与应用:采用讲授、实验、实践操作等方法,使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4、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管理: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法,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模式、管理方法。
5、供应链管理: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法,使学生掌握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
6、电子商务法律法规:采用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方法,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
7、电子商务项目管理: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法,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
8、移动电子商务: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法,使学生了解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应用场景。
9、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法,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的基本知识。
10、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法,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11、电子商务创业实务: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法,使学生了解电子商务创业的基本流程、风险与机遇。
12、国际电子商务: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法,使学生了解国际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
13、实验课程: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
1、电子商务概论: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
2、网络营销: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
3、数据分析与应用:平时成绩(30%)、实验报告(30%)、期末考试(40%)。
4、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管理:平时成绩(30%)、案例分析(30%)、期末考试(40%)。
5、供应链管理:平时成绩(30%)、案例分析(30%)、期末考试(40%)。
6、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平时成绩(30%)、案例分析(30%)、期末考试(40%)。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7、电子商务项目管理:平时成绩(30%)、案例分析(30%)、期末考试(40%)。
8、移动电子商务:平时成绩(30%)、案例分析(30%)、期末考试(40%)。
9、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平时成绩(30%)、案例分析(30%)、期末考试(40%)。
10、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平时成绩(30%)、实验报告(30%)、期末考试(40%)。
11、电子商务创业实务:平时成绩(30%)、案例分析(30%)、期末考试(40%)。
12、国际电子商务:平时成绩(30%)、案例分析(30%)、期末考试(40%)。
13、实验课程:实验报告(60%)、实验操作(40%)。
课程资源与参考资料
1、教材:《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数据分析与应用》、《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管理》、《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移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创业实务》、《国际电子商务》。
2、参考书籍:《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教程》、《电子商务项目管理实务》、《移动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创业实务》、《国际电子商务实务》。
3、网络资源: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
4、实践平台:电子商务实验室、企业实训基地等。
课程实施与教学安排
1、教学时间:共16周,每周2学时。
2、教学地点:教室、实验室、企业实训基地等。
3、教学进度安排:
第1-4周: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
第5-8周:数据分析与应用、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管理。
第9-12周: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法律法规。
第13-16周: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移动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安全与支付、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创业实务、国际电子商务。
4、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教学、实践操作、实验课程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5、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程改革与建设
1、加强课程内容更新,紧跟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趋势,提高课程实用性。
2、优化课程体系,整合课程资源,提高课程质量。
3、建设电子商务实验室、企业实训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5、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
通过以上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旨在培养具备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标准表格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