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背景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为加强网络安全保障,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我国于2021年6月10日发布了《网络安全数据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明确网络安全数据保护范围
《条例》规定,网络安全数据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个人信息、网络日志、交易记录、通信记录、位置信息、生物识别信息等,这些数据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国家安全等多个领域,对其进行严格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强化网络运营者责任
《条例》要求网络运营者依法履行网络安全数据保护义务,包括:
(1)制定网络安全数据保护制度,明确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处理、传输、删除等环节的安全要求;
(2)对网络安全数据实行分类分级保护,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
(3)建立健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事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技术研究,提高网络安全数据保护水平。
3、规范数据跨境传输
《条例》规定,网络运营者进行数据跨境传输,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依法取得相关许可;
(2)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数据传输安全;
(3)不得将数据传输至未经我国政府批准的地区。
4、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条例》强调,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并取得个人信息主体的同意,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5、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条例》规定,对违反网络安全数据保护规定的,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实施与展望
《条例》的实施,对加强网络安全数据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将继续完善网络安全数据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网络安全数据保护技术研发,提高网络安全数据保护水平,为网络空间安全和数据权益保障提供有力保障。
《网络安全数据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条例》精神,切实加强网络安全数据保护,为构建安全、可靠、可信的网络空间贡献力量。
标签: #网络安全数据管理条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