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资源产出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或组织通过资源投入所获得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它是衡量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对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资源产出率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资源产出率计算方法
1、资源产出率的概念
资源产出率 = (产出总额 / 资源投入总额)× 100%
产出总额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或组织所获得的全部收益;资源投入总额是指在同一时期内企业或组织所投入的全部资源。
2、资源产出率的计算步骤
(1)确定产出总额:根据企业或组织的实际情况,统计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收益,包括销售收入、利润、投资收益等。
(2)确定资源投入总额:统计同一时期内企业或组织所投入的全部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
(3)计算资源产出率:将产出总额除以资源投入总额,然后乘以100%,得到资源产出率的数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实例分析
1、案例背景
某企业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生产,2019年全年销售收入为1亿元,总成本为8000万元,其中人力成本2000万元,原材料成本3000万元,设备折旧1000万元。
2、资源产出率计算
(1)确定产出总额:1亿元
(2)确定资源投入总额:8000万元
(3)计算资源产出率:
资源产出率 = (1亿元 / 8000万元)× 100% = 125%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结果分析
根据计算结果,该企业在2019年的资源产出率为125%,说明企业在资源利用方面较为高效,具体分析如下:
(1)人力成本占比较低:人力成本占销售收入的20%,说明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较为合理。
(2)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原材料成本占销售收入的30%,说明企业在原材料采购和库存管理方面有待提高。
(3)设备折旧占比较低:设备折旧占销售收入的10%,说明企业在设备投资和折旧管理方面较为合理。
资源产出率是衡量企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通过对资源产出率的计算和分析,企业可以了解自身在资源利用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合理运用资源产出率这一指标,实现可持续发展。
标签: #资源产出率怎么计算举例说明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