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制度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医保网络已经成为了医保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保网络的安全和数据保护对于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维护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以及促进医保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了加强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保网络系统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以及医保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共享和销毁等活动。
三、管理原则
1、安全第一:将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放在首位,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确保医保网络和数据的安全。
2、分级管理:根据医保网络和数据的重要程度,实行分级管理,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和权限。
3、责任明确: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4、依法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依法开展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工作。
5、协同配合:加强医保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工作。
四、安全管理措施
1、网络安全管理:
-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 定期对网络安全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 加强网络设备和系统的管理,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
- 严格限制网络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2、数据安全管理:
- 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共享和销毁等环节的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
- 对医保数据进行分类分级管理,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确保重要数据的安全。
- 加强数据备份和恢复管理,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
- 严格限制数据的访问权限,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3、应用安全管理:
- 建立健全应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应用系统的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应用系统的安全。
- 对应用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 加强应用系统的用户认证和授权管理,确保用户的身份安全。
- 定期对应用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确保应用系统的安全性。
4、安全事件管理:
- 建立健全安全事件管理制度,加强安全事件的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等环节的管理,确保安全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 定期对安全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不断完善安全事件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 加强安全事件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数据保护措施
1、数据采集管理:
- 建立健全数据采集管理制度,明确数据采集的范围、方式、频率和质量要求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加强数据采集人员的管理,提高数据采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
- 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技术和设备,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质量。
2、数据存储管理:
- 建立健全数据存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存储的方式、介质、位置和安全要求等,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 采用先进的数据存储技术和设备,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和安全性。
- 定期对数据存储进行备份和恢复管理,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
3、数据使用管理:
- 建立健全数据使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使用的范围、方式、频率和安全要求等,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 加强数据使用人员的管理,提高数据使用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
- 采用先进的数据使用技术和设备,提高数据使用的效率和安全性。
4、数据共享管理:
- 建立健全数据共享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共享的范围、方式、频率和安全要求等,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 加强数据共享人员的管理,提高数据共享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责任心。
- 采用先进的数据共享技术和设备,提高数据共享的效率和安全性。
5、数据销毁管理:
- 建立健全数据销毁管理制度,明确数据销毁的方式、介质、位置和安全要求等,确保数据的彻底销毁。
- 采用先进的数据销毁技术和设备,提高数据销毁的效率和安全性。
六、监督检查
1、内部监督检查:医保部门要定期对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工作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
2、外部监督检查:医保部门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医保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工作进行外部监督检查,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3、责任追究:对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
1、本制度由医保部门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