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卫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一、引言
妇幼卫生信息是指与妇幼保健相关的各类信息,包括孕产妇健康档案、儿童健康档案、妇幼卫生统计数据等,这些信息对于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提高妇幼卫生服务质量、促进妇幼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强妇幼卫生信息安全管理,保护妇幼卫生信息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从事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
三、管理原则
1、依法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加强妇幼卫生信息安全管理。
2、分级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安全管理职责。
3、保障安全: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妇幼卫生信息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4、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制度,规范信息管理工作流程。
5、科学管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妇幼卫生信息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管理职责
1、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妇幼卫生信息安全管理政策和标准,监督指导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2、妇幼保健机构:负责本机构妇幼卫生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报告和存储等工作,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信息安全。
3、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本机构妇幼卫生信息的采集、录入、传输和共享等工作,按照规定向妇幼保健机构报送信息,配合妇幼保健机构做好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4、信息管理人员:负责妇幼卫生信息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信息系统的维护、数据的备份、安全防护等,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
五、信息安全管理措施
1、信息系统安全: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采取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技术措施,防止信息系统遭受攻击和破坏。
2、数据安全: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加强数据的备份、恢复和安全防护,确保数据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
3、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采取网络访问控制、网络监控等技术措施,防止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
4、人员安全:加强信息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防止人为因素导致的信息安全事故。
5、应急管理: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信息采集与录入管理
1、信息采集:按照规定的内容、格式和标准,及时、准确地采集妇幼卫生信息。
2、信息录入:信息录入人员应经过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录入,确保录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信息审核:建立信息审核制度,对录入的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信息更新:及时更新妇幼卫生信息,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七、信息存储与管理
1、信息存储: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标准,将妇幼卫生信息存储在信息系统中,并定期进行备份。
2、信息管理: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3、信息共享: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实现妇幼卫生信息的共享,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
4、信息利用:充分利用妇幼卫生信息,为妇幼保健工作提供决策支持和科学依据。
八、信息安全监督与检查
1、监督检查:卫生行政部门和妇幼保健机构应定期对妇幼卫生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考核评价:建立信息安全考核评价制度,对妇幼卫生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3、责任追究:对违反本制度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追究其责任。
九、附则
1、本制度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2、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是一份妇幼卫生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