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信息系统已成为我国国家秘密存储、处理和传输的重要平台,为保障国家秘密的安全,我国对储存处理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按照涉密程度实行等级划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本文旨在探讨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涉密等级划分的依据、标准以及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策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二、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涉密等级划分的依据与标准
1、依据
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涉密等级划分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秘密的密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国家秘密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
(2)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等级: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T 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分为五级,分别为用户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和访问验证保护级。
(3)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分为国家重点信息系统、关键信息系统和普通信息系统。
2、标准
根据上述依据,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涉密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1)绝密级:存储、处理和传输国家绝密级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其安全等级为最高,即访问验证保护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机密级:存储、处理和传输国家机密级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其安全等级为较高,即结构化保护级。
(3)秘密级:存储、处理和传输国家秘密级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其安全等级为一般,即安全标记保护级。
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策略
1、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1)提高涉密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使涉密人员充分认识到国家秘密的重要性,增强保密意识。
(2)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严格权限管理
(1)对涉密信息系统进行分级管理:根据涉密程度,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分级管理,严格控制访问权限。
(2)实施最小权限原则:确保涉密信息系统用户只拥有完成工作所必需的权限,避免权限滥用。
3、强化技术防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采用物理隔离技术:对涉密信息系统实施物理隔离,防止非法访问和攻击。
(2)运用加密技术:对涉密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
(3)部署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对涉密信息系统实施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防范安全威胁。
4、完善应急预案
(1)制定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应急预案:针对不同安全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涉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涉密等级划分与存储处理国家秘密的策略,对于保障国家秘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强化安全管理意识、严格权限管理、强化技术防护和完善应急预案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