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合规性审查是企业稳健运营的重要环节,旨在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内部管理制度,为加强企业合规管理,提高合规审查质量,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合规性审查范围
1、公司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
2、各类合同、协议、授权书等法律文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项目立项、招标、合同签订、履约、验收等环节;
4、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
5、其他可能涉及合规风险的业务活动。
合规性审查流程
1、立项审查:在项目立项阶段,各部门需提交项目申报材料,合规管理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查,确保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
2、招标审查:在招标阶段,合规管理部门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进行审查,确保招标过程公开、公平、公正。
3、合同审查:在合同签订阶段,合规管理部门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查,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符合公司利益。
4、履约审查: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合规管理部门对履约情况进行跟踪审查,确保合同履行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
5、验收审查:在项目验收阶段,合规管理部门对验收报告进行审查,确保项目符合设计要求、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6、日常审查:合规管理部门对各部门日常工作进行日常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合规风险。
合规性审查要求
1、审查人员应具备法律、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和公司规章制度。
2、审查人员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确保审查结果的准确性。
3、审查人员应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及时解决合规问题。
4、审查人员应定期参加合规培训,提高自身合规意识。
合规性审查结果处理
1、合规:审查结果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予以批准。
2、不合规:审查结果存在合规风险,需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提交审查。
3、重大合规风险:审查结果存在重大合规风险,需暂停相关业务,直至合规风险消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合规性审查监督
1、公司设立合规委员会,负责监督合规性审查工作的开展。
2、合规委员会定期对合规性审查工作进行评估,确保审查质量。
3、对合规性审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提高合规审查水平。
附则
本实施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公司合规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通过本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实施,旨在提高企业合规管理水平,降低合规风险,为企业稳健运营提供有力保障。
标签: #合规性审查实施细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