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发生过程及处理措施
一、引言
椎管内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具有镇痛效果好、对患者生理影响小等优点,椎管内麻醉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这些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了解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发生过程及处理措施,对于提高麻醉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发生过程
(一)低血压
椎管内麻醉时,由于交感神经被阻滞,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低血压的发生程度与阻滞平面的高低、阻滞范围的大小以及患者的基础血压有关,阻滞平面越高,阻滞范围越大,患者的基础血压越低,低血压的发生风险就越高。
(二)恶心呕吐
椎管内麻醉时,由于交感神经被阻滞,胃肠道蠕动减慢,胃内压升高,容易导致恶心呕吐,恶心呕吐的发生程度与阻滞平面的高低、阻滞范围的大小以及患者的基础血压有关,阻滞平面越高,阻滞范围越大,患者的基础血压越低,恶心呕吐的发生风险就越高。
(三)呼吸抑制
椎管内麻醉时,由于交感神经被阻滞,肋间肌和膈肌麻痹,导致呼吸功能下降,呼吸抑制的发生程度与阻滞平面的高低、阻滞范围的大小以及患者的基础呼吸功能有关,阻滞平面越高,阻滞范围越大,患者的基础呼吸功能越差,呼吸抑制的发生风险就越高。
(四)尿潴留
椎管内麻醉时,由于交感神经被阻滞,膀胱逼尿肌麻痹,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程度与阻滞平面的高低、阻滞范围的大小以及患者的基础排尿功能有关,阻滞平面越高,阻滞范围越大,患者的基础排尿功能越差,尿潴留的发生风险就越高。
(五)硬膜外血肿
椎管内麻醉时,由于穿刺针或导管损伤硬膜外血管,导致血液在硬膜外腔积聚,形成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程度与穿刺针或导管的损伤程度、患者的凝血功能以及手术时间有关,穿刺针或导管的损伤程度越严重,患者的凝血功能越差,手术时间越长,硬膜外血肿的发生风险就越高。
(六)硬膜外脓肿
椎管内麻醉时,由于穿刺针或导管污染,导致细菌在硬膜外腔繁殖,形成硬膜外脓肿,硬膜外脓肿的发生程度与穿刺针或导管的污染程度、患者的免疫力以及手术时间有关,穿刺针或导管的污染程度越严重,患者的免疫力越差,手术时间越长,硬膜外脓肿的发生风险就越高。
三、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处理措施
(一)低血压
1、快速补液:快速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以增加回心血量,提高血压。
2、血管收缩药: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以收缩血管,提高血压。
3、调整体位:将患者头部抬高 15°-30°,以增加回心血量,提高血压。
4、吸氧:给予患者吸氧,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
(二)恶心呕吐
1、调整体位: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以防止呕吐物误吸。
2、给予止吐药:如胃复安、昂丹司琼等,以抑制呕吐反射。
3、吸氧:给予患者吸氧,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
4、补充液体:快速输入晶体液或胶体液,以补充血容量,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三)呼吸抑制
1、面罩吸氧:给予患者面罩吸氧,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
2、辅助呼吸:如使用呼吸面罩、呼吸囊等,以辅助患者呼吸。
3、给予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洛贝林等,以兴奋呼吸中枢,提高呼吸功能。
4、气管插管:如患者呼吸抑制严重,应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以维持呼吸功能。
(四)尿潴留
1、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按摩下腹部等,以诱导患者排尿。
2、导尿:如患者经诱导排尿无效,应立即进行导尿,以解除尿潴留。
3、预防感染:导尿后应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
(五)硬膜外血肿
1、密切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功能等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2、手术治疗:如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以清除血肿,解除神经压迫。
(六)硬膜外脓肿
1、密切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功能等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2、手术治疗:如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以清除脓肿,解除神经压迫。
四、结论
椎管内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具有镇痛效果好、对患者生理影响小等优点,椎管内麻醉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低血压、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这些并发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了解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发生过程及处理措施,对于提高麻醉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