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随着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金融机构的数据资产日益丰富,数据治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规范金融机构数据治理行为,提高数据治理水平,我国正式发布《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本文将从《指引》的背景、核心内容、实施要点等方面进行全面解析,为金融机构提供数据治理新航向。
《指引》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金融科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金融机构数据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在数据治理方面,金融机构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安全风险较大、数据应用水平不高、数据共享程度较低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推动金融机构数据治理工作,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指引》的发布具有重要意义。
1、数据治理原则
《指引》明确了数据治理的四大原则:合法性、合规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金融机构在进行数据治理工作时,应遵循这些原则,确保数据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数据治理组织架构
《指引》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数据治理组织架构,明确数据治理职责,确保数据治理工作落到实处,组织架构应包括数据治理委员会、数据管理部门、数据治理团队等。
3、数据质量管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指引》强调数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要求金融机构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数据质量达到预期目标,具体措施包括:数据质量评估、数据质量改进、数据质量监控等。
4、数据安全管理
《指引》要求金融机构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确保数据安全、合规、可靠,具体措施包括:数据安全策略、数据安全防护、数据安全审计等。
5、数据应用与共享
《指引》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数据应用与共享,提高数据价值,具体措施包括: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产品与服务、数据开放与共享等。
实施要点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数据治理责任,金融机构应成立数据治理委员会,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监督考核数据治理工作。
2、建立健全数据治理制度,明确数据治理职责,金融机构应根据《指引》要求,制定数据治理相关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数据治理职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提高数据质量,金融机构应建立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开展数据质量评估、数据质量改进工作。
4、强化数据安全管理,保障数据安全,金融机构应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定期开展数据安全审计,确保数据安全、合规、可靠。
5、深化数据应用与共享,提高数据价值,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展数据挖掘与分析,开发数据产品与服务,推动数据开放与共享。
《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的发布,为金融机构数据治理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指导,金融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指引》要求,加强数据治理工作,提高数据治理水平,为我国金融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