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实验室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众多国家利益和科技秘密,为确保实验室安全保密,防止科技信息泄露,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旨在明确实验室安全保密责任,规范实验室安全保密管理,提高实验室安全保密水平。
实验室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1、实验室安全保密责任制度
(1)实验室主任为实验室安全保密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实验室安全保密工作。
(2)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均应严格遵守本制度,自觉履行安全保密职责。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实验室安全保密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各科室、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安全保密责任人。
2、实验室安全保密教育培训制度
(1)新入职员工必须接受安全保密教育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安全保密知识培训,提高安全保密意识。
(3)组织安全保密专项培训,针对实验室安全保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3、实验室安全保密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1)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保密设施设备,如安全门、监控设备、保密柜等。
(2)安全保密设施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妥善保管、使用安全保密设施设备,防止设施设备损坏、丢失。
4、实验室安全保密文件、资料管理制度
(1)实验室文件、资料实行分类管理,明确保密等级。
(2)涉密文件、资料应指定专人保管,设置保密柜,防止失泄密。
(3)文件、资料借阅、传阅应办理手续,明确借阅人、归还时间。
(4)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复制、传播涉密文件、资料。
5、实验室安全保密网络管理制度
(1)实验室应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确保网络安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实验室工作人员应遵守网络安全规定,不得擅自安装、修改、删除系统软件。
(3)禁止实验室工作人员使用涉密计算机进行非工作用途。
6、实验室安全保密应急处置制度
(1)实验室应制定安全保密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
(2)发生安全保密事件时,实验室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件扩大。
(3)安全保密事件处理后,实验室应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实验室安全保密工作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制度旨在提高实验室安全保密水平,确保国家利益和科技秘密安全,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应共同努力,切实履行安全保密职责,为我国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标签: #实验室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