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数据安全法》是我国首部全面规范数据安全管理的法律,自2021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旨在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本文将从章节条目出发,对《数据安全法》进行全面解读,帮助读者了解其核心内容。
第一章 总则
《数据安全法》共分为七章七十九条,第一章为总则,共五条,本章主要明确了数据安全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和监督管理体制。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立法目的:保障数据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
2、适用范围:适用于在我国境内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或者删除数据的行为。
3、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协调、分类分级、保障安全、促进发展、国际合作的原则。
4、监督管理体制:国家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维护数据安全。
第二章 数据分类分级
《数据安全法》第二章共三条,对数据分类分级进行了规定。
1、数据分类:根据数据对国家安全、公共利益或者个人、组织合法权益的影响程度,将数据分为一般数据、重要数据、核心数据。
2、数据分级:根据数据的安全保护要求,将数据分为四级,分别为:一级数据(最高级别)、二级数据、三级数据、四级数据。
3、数据分类分级的具体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章 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数据安全法》第三章共八条,对数据安全保护义务进行了规定。
1、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活动,应当符合数据安全保护的要求。
2、数据处理者应当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数据安全保护措施。
3、数据处理者应当对数据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数据处理者应当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报告、调查、处理和整改。
5、数据处理者应当对数据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6、数据处理者应当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保密。
7、数据处理者应当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和整改。
8、数据处理者应当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报告。
第四章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
《数据安全法》第四章共三条,对数据安全风险评估进行了规定。
1、数据处理者应当对数据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
2、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的具体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3、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应当公开。
第五章 数据安全事件处置
《数据安全法》第五章共三条,对数据安全事件处置进行了规定。
1、数据处理者应当建立健全数据安全事件处置机制。
2、数据安全事件发生时,数据处理者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件扩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数据安全事件发生后,数据处理者应当及时报告,并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和整改。
第六章 监督管理
《数据安全法》第六章共三条,对监督管理进行了规定。
1、国家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监管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协调配合。
2、数据安全监管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对数据安全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3、数据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和整改。
第七章 法律责任
《数据安全法》第七章共三条,对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
1、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违反本法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3、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数据安全法》是我国数据安全领域的重要法律,对于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具有重要意义,读者在了解该法的基础上,应关注自身在数据安全方面的合法权益,依法合规使用数据,共同维护数据安全。
标签: #数据安全法多少章多少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