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背景及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数据已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和重要资产,数据泄露、非法收集、滥用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于2021年6月10日颁布了《网络数据安全法》(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该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明确数据安全定义和适用范围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的概念,将数据安全定义为“确保数据在采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过程中,不被非法获取、泄露、篡改、破坏,以及不被非法使用,保障数据安全、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该法适用于在我国境内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包括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制度
《数据安全法》要求网络运营者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安全责任人,落实数据安全保护措施,网络运营者应当对数据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网络运营者还需对数据安全事件进行报告和处置。
3、规范数据处理活动
《数据安全法》对数据处理活动进行了规范,包括以下方面:
(1)数据收集:网络运营者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2)数据存储: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存储安全,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破坏。
(3)数据加工:网络运营者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时,应当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4)数据传输: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5)数据提供:网络运营者提供数据服务时,应当遵守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确保数据安全。
(6)数据公开:网络运营者公开数据时,应当遵守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确保数据安全。
4、加强数据安全监管
《数据安全法》明确了数据安全监管部门的职责,要求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对网络运营者的数据处理活动进行监督检查,该法还规定了监管部门在数据安全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措施。
数据安全法的实施与挑战
1、实施过程
《数据安全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确保该法的有效实施,我国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已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加强执法检查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挑战
(1)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尽管《数据安全法》为我国数据安全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相关配套法律法规仍需进一步完善。
(2)企业数据安全意识有待提高:部分网络运营者对数据安全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数据安全事件频发。
(3)技术手段有待加强:在数据安全领域,我国仍需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网络数据安全法》的出台,为我国数据安全治理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应继续完善数据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提高企业数据安全意识,加强技术创新,共同构筑数据安全防线,守护网络空间秩序。
标签: #网络数据安全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