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金融数据治理挑战,为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数据治理行为,提高数据质量,防范数据风险,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数据治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本文将对《指引》全文进行详细解析,帮助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新规。
《指引》的出台背景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科技不断创新,金融数据在金融业务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数据治理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诸多问题,如数据质量不高、数据共享困难、数据安全风险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也增加了金融风险,为解决这些问题,监管部门出台了《指引》。
《指引》共分为六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总则
《指引》明确了金融数据治理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强调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数据治理体系,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提高数据质量,促进数据共享。
2、数据治理体系
《指引》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数据治理体系,包括数据治理组织架构、数据治理制度、数据治理流程等,金融机构应设立数据治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数据治理战略、政策和标准,协调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治理工作。
3、数据质量管理
《指引》要求金融机构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有效,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定期开展数据质量评估,对数据质量问题进行整改。
4、数据安全管理
《指引》要求金融机构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防范数据泄露、篡改、破坏等风险,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开展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理。
5、数据共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指引》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数据共享,提高数据利用率,金融机构应制定数据共享政策,明确数据共享的范围、方式、流程等,确保数据共享的合法、合规、安全。
6、监督管理
《指引》明确了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数据治理的监督管理职责,要求监管部门加强对金融机构数据治理的监督检查,督促金融机构落实数据治理要求。
《指引》的实施意义
《指引》的出台,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具有以下意义:
1、规范金融数据治理行为,提高数据质量,降低金融风险。
2、促进数据共享,提高数据利用率,推动金融创新。
3、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保障金融数据安全。
4、明确监管部门职责,提高监管效率。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应对策略
为应对《指引》的实施,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1、建立健全数据治理体系,明确数据治理职责,加强数据治理能力。
2、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提高数据质量,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有效。
3、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防范数据泄露、篡改、破坏等风险。
4、积极开展数据共享,提高数据利用率,推动金融创新。
5、主动接受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确保合规经营。
《指引》的出台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数据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金融机构应积极应对,加强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确保合规经营,为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银行业金融数据治理指引全文最新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