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合规性评价管理标准》
目的
本标准旨在建立一套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以确保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通过定期进行合规性评价,组织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合规问题,降低法律风险,提高组织的信誉和竞争力。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组织内所有部门和员工,包括管理层、业务部门、职能部门等。
职责分工
1、合规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维护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组织实施合规性评价工作,协调解决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各部门:负责按照本程序的要求,配合合规管理部门进行合规性评价工作,提供相关的文件和记录。
3、管理层:负责批准合规性评价报告,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决策,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
1、评价依据
- 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
- 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 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 相关方的要求。
2、
- 环境方针和目标的符合情况;
-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符合情况;
-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情况;
- 环境绩效的符合情况;
-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结果。
3、评价方法
- 合规性检查表:根据评价依据和评价内容,制定合规性检查表,对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进行逐一检查。
- 数据分析:对组织的环境监测数据、合规性记录等进行分析,评估组织的环境绩效和合规情况。
- 现场检查:对组织的生产现场、办公场所等进行现场检查,核实环境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
- 访谈:与组织的管理层、员工、相关方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组织合规情况的看法和意见。
4、评价频率
- 合规性评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一般在管理评审前进行。
- 当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进行合规性评价。
- 当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进行合规性评价。
5、评价步骤
- 确定评价范围和评价依据;
- 制定评价计划;
- 收集和整理评价资料;
- 进行评价;
- 编写评价报告;
- 管理层评审评价报告。
6、评价结果的应用
- 评价报告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管理层应根据评价结果,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和改进。
- 对于评价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应制定纠正措施计划,并及时进行整改。
- 应将评价结果及时传达给组织的全体员工,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
记录和文件管理
1、记录
- 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应形成文件,记录应包括评价计划、评价报告、纠正措施计划等。
- 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并具有可追溯性。
- 记录应按照规定的保存期限进行保存。
2、文件管理
- 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应明确文件的编写、审核、批准、发放、使用、更改和销毁等要求。
- 文件应定期进行评审和更新,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 文件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培训和意识提高
1、培训
- 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的培训,使其了解评价的目的、依据、内容、方法和程序。
- 培训应包括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
2、意识提高
- 应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组织全体员工的合规意识,使其认识到合规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合规性评价工作。
- 应鼓励员工提出合规建议和意见,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1、内部审核
- 应按照内部审核程序的要求,对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标准的要求。
- 内部审核应覆盖组织的所有部门和活动。
2、管理评审
- 应按照管理评审程序的要求,对合规性评价管理程序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审,评估其有效性和适应性。
- 管理评审应包括对合规性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决策,以及对纠正措施计划的评审和批准。
附则
1、本标准由[部门名称]负责解释。
2、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