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计算机视觉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计算机视觉是一门研究如何使计算机从图像或视频中获取信息并理解其含义的学科,它涉及到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课程旨在介绍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视觉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
课程目标
1、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包括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分割等。
3、熟悉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特征提取、分类器设计等。
4、了解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
5、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视觉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计算机视觉概述
- 计算机视觉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 计算机视觉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 计算机视觉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图像处理基础
- 图像的表示和存储
- 图像的灰度变换
- 图像的直方图均衡化
- 图像的滤波处理
- 图像的边缘检测
3、图像分割
- 图像分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阈值分割法
- 区域生长法
- 边缘检测法
- 分水岭算法
4、特征提取与选择
- 特征提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灰度共生矩阵
- 哈尔特征
- LBP 特征
- 主成分分析
5、模式识别基础
- 模式识别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贝叶斯分类器
- 决策树分类器
- 支持向量机
- 神经网络分类器
6、机器学习基础
- 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监督学习
- 无监督学习
- 强化学习
7、计算机视觉中的深度学习
- 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卷积神经网络
- 循环神经网络
- 生成对抗网络
8、计算机视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计算机视觉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 图像采集与预处理
- 目标检测与识别
- 图像理解与分析
- 计算机视觉系统的评估与优化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讲解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通过实例和演示加深学生的理解。
2、实验教学: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项目实践: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实践,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课外阅读:推荐相关的书籍、论文和网站,让学生拓宽知识面,了解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 30%,包括考勤、作业、实验报告等。
2、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70%,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考查学生对计算机视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材及参考资料
1、教材:[书名]《计算机视觉:算法与应用》,[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
2、参考资料:
- [书名]《图像处理与分析》,[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
- [书名]《模式识别》,[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
- [书名]《机器学习》,[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
- [书名]《深度学习》,[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
- [论文]《ImageNet Classification with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作者],[期刊名称],[发表年份]。
- [网站]https://opencv.org/
- [网站]https://www.cs.toronto.edu/~kriz/cifar.html
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