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数据安全风险也随之而来,数据泄露、篡改、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为了保障数据安全,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数据安全法规和标准,数据分类分级是数据安全治理的重要环节,对于制定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降低数据安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数据安全技术视角出发,探讨数据分类分级的规则,以期为我国数据安全治理提供参考。
数据分类分级的基本原则
1、遵循法律法规原则,数据分类分级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符合实际需求原则,数据分类分级应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类分级。
3、可操作性强原则,数据分类分级规则应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实际应用和执行。
4、适应性原则,数据分类分级规则应具有一定的适应性,能够适应数据安全形势的变化。
5、安全性原则,数据分类分级应充分考虑数据安全风险,确保数据安全。
数据分类分级规则
1、数据分类
(1)按数据来源分类:包括内部数据、外部数据、共享数据。
(2)按数据类型分类: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按数据敏感程度分类:包括公开数据、内部数据、敏感数据、重要数据、核心数据。
(4)按数据生命周期分类:包括原始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
2、数据分级
(1)按数据敏感程度分级:根据数据泄露、篡改、破坏等风险,将数据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公开级、内部级、敏感级、重要级、核心级。
(2)按数据安全风险分级:根据数据安全风险的大小,将数据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低风险、中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极高风险。
(3)按数据安全防护要求分级:根据数据安全防护要求的高低,将数据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基本防护、一般防护、加强防护、强化防护、极致防护。
数据分类分级的应用
1、数据安全防护,根据数据分类分级结果,针对不同级别的数据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加密、访问控制、审计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2、数据安全审查,在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处理、应用等环节,对数据进行安全审查,确保数据安全。
3、数据安全事件处置,在数据安全事件发生时,根据数据分类分级结果,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4、数据安全培训,针对不同级别的数据,开展相应的数据安全培训,提高数据安全意识。
数据分类分级是数据安全治理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数据安全技术视角出发,探讨了数据分类分级的规则,以期为我国数据安全治理提供参考,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数据分类分级规则,提高数据安全防护能力。
标签: #数据安全技术数据分类分级的规则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