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数据已成为金融机构的核心资产,为规范金融机构数据治理行为,提升数据管理水平,银保监会发布了《数据治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本文将详细解读《指引》全文,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理解并落实数据治理要求。
《指引》概述
《指引》共分为七个部分,涵盖了数据治理的各个方面,包括:
1、数据治理概述
2、数据治理组织架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3、数据治理流程
4、数据质量管理
5、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6、数据治理实施与监督
7、数据治理评估与改进
数据治理概述
1、数据治理定义
《指引》明确指出,数据治理是指金融机构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使用、共享、备份、恢复、销毁等全过程进行规范、管理、监控和评估的活动。
2、数据治理目标
(1)确保数据质量,提高数据价值;
(2)加强数据安全管理,保障数据安全;
(3)提高数据共享程度,促进业务发展;
(4)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构建数据治理体系。
数据治理组织架构
1、数据治理委员会
《指引》要求金融机构设立数据治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数据治理战略、政策和标准,协调各部门数据治理工作。
2、数据管理部门
数据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数据治理工作,包括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数据治理流程管理等。
3、数据治理团队
数据治理团队负责具体执行数据治理任务,包括数据采集、清洗、分析、建模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治理流程
1、数据规划
数据规划是数据治理流程的第一步,包括数据需求分析、数据架构设计、数据标准制定等。
2、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是数据治理流程的核心环节,包括数据采集方法、数据质量评估、数据存储等。
3、数据存储与管理
数据存储与管理包括数据存储策略、数据备份与恢复、数据安全等。
4、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处理与分析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
5、数据应用与共享
数据应用与共享包括数据产品开发、数据服务提供、数据共享等。
6、数据治理评估与改进
数据治理评估与改进包括数据质量评估、数据安全评估、数据治理效果评估等。
数据质量管理
1、数据质量标准
《指引》明确了数据质量标准,包括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时效性、可靠性等。
2、数据质量评估
数据质量评估是对数据质量进行量化评估的过程,包括数据质量检查、数据质量报告等。
3、数据质量问题处理
数据质量问题处理包括数据质量问题识别、数据质量问题分析、数据质量问题解决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数据安全策略
《指引》要求金融机构制定数据安全策略,包括数据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数据备份与恢复等。
2、数据安全事件应对
数据安全事件应对包括数据安全事件识别、数据安全事件调查、数据安全事件处理等。
3、隐私保护
《指引》要求金融机构加强隐私保护,包括个人隐私保护、敏感信息保护等。
数据治理实施与监督
1、数据治理实施
数据治理实施包括数据治理培训、数据治理宣传、数据治理考核等。
2、数据治理监督
数据治理监督包括数据治理审计、数据治理评估、数据治理改进等。
数据治理评估与改进
1、数据治理评估
数据治理评估是对数据治理效果进行量化评估的过程,包括数据治理效果评估、数据治理满意度评估等。
2、数据治理改进
数据治理改进是对数据治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优化,以提高数据治理水平。
《银保监会数据治理指引》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全面的数据治理指导,有助于金融机构提升数据管理水平,保障数据安全,提高数据价值,金融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指引》要求,加强数据治理工作,为我国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银保监会 数据治理指引全文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