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方案》
考核目的
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保障社区居民健康,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考核方案。
考核对象
本地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公共卫生服务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档案内容完整、准确、规范。
(2)定期更新居民健康档案,档案更新率达到规定要求。
(3)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健康教育
(1)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2)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如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
(3)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更新宣传栏内容。
3、预防接种
(1)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为适龄儿童提供预防接种服务。
(2)预防接种率达到规定要求,接种安全、规范。
(3)开展预防接种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预防接种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4、0-6 岁儿童健康管理
(1)为 0-6 岁儿童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定期健康检查服务。
(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开展儿童健康管理工作。
(3)对高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5、孕产妇健康管理
(1)为孕产妇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孕期保健服务。
(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
(3)对高危孕产妇进行专案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6、老年人健康管理
(1)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定期健康检查服务。
(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3)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进行管理,提供健康指导和治疗建议。
7、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1)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定期健康检查服务。
(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开展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
(3)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随访管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饮食和运动。
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
(1)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定期健康检查服务。
(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工作。
(3)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随访管理,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9、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1)为结核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定期健康检查服务。
(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开展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
(3)对结核病患者进行随访管理,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10、中医药健康管理
(1)为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2)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
(3)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
11、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1)建立健全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开展传染病监测和疫情分析,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3)组织开展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2、卫生监督协管
(1)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开展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等卫生监督检查工作。
(2)发现违法行为及时报告卫生监督机构。
(二)医疗服务
1、医疗质量管理
(1)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
(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定期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和评估,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2、医疗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加强医疗安全培训和教育。
(2)加强医疗安全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医疗安全隐患。
(3)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
3、医疗服务流程优化
(1)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提高患者就诊效率。
(2)加强住院服务管理,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3)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方便患者就医。
4、医疗费用控制
(1)加强医疗费用管理,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2)规范医疗收费行为,杜绝乱收费现象。
(3)开展医保政策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保政策执行能力。
5、临床科室管理
(1)各临床科室建立健全科室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科室内部管理。
(2)开展科室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3)加强科室质量控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6、医技科室管理
(1)各医技科室建立健全科室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科室内部管理。
(2)开展科室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3)加强科室质量控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7、护理管理
(1)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和考核。
(2)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3)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8、医院感染管理
(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和教育。
(2)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医院感染隐患。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内部管理
1、组织管理
(1)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分工。
(2)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的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
(3)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中心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2、人力资源管理
(1)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2)加强医务人员招聘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3)建立健全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财务管理
(1)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行为。
(2)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合理安排资金使用。
(3)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确保财务安全。
4、设备管理
(1)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备管理制度,规范设备采购、使用和维护行为。
(2)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采购、使用和维护情况。
5、后勤管理
(1)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勤管理制度,规范后勤服务行为。
(2)加强后勤人员培训和考核,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率。
(3)加强后勤物资管理,确保后勤物资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考核方法
(一)日常考核
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管理部门负责,对各科室的工作进行日常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月度绩效考核的依据。
(二)季度考核
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小组负责,对各科室的工作进行季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季度绩效考核的依据。
(三)年度考核
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对各科室的工作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依据。
考核结果应用
(一)绩效考核
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职称晋升、岗位聘用等挂钩,激励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表彰奖励
对考核优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务人员进行表彰奖励,树立先进典型,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
(三)整改提高
对考核不合格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医务人员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
附则
(一)本考核方案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考核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二)本考核方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评论列表